1987年1月1日,在北京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國美電器店"的招牌正式掛出來了;1993年,黃光裕的小門面變成了一家大型的電器商城;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10家;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到2004年底,國美電器已經在全國的40多個城市及香港及東南區地區,擁有了190個門店和30個分公司。
從開設第一家不足100平的門店,到以驚人的速度書寫國美經營神話,可以說,國美的每一步躍進都得益于黃光裕敢于創新的舉措。
他最早嘗試新的供銷模式,脫離中間商,而與廠家直接接觸;他最早在媒體投放廣告;他最早開設了連鎖店;他最早嘗試跨地域發展……自國美創立后的18年間,通過一系列的創新,黃光裕將連鎖業態的有關內容都做了嘗試,這種嘗試的成功,為其積累了原始的財富。
國美發展史上有三個關鍵點,也是黃光裕的三次創新:
首先是在1993年將北京的幾家門店"國豪"、"亞華"、"恒基"等,統一為"國美",擁有了自己的品牌。此舉為國美今后的擴張奠定了基礎,黃光裕可謂是國內企業家中最早有"品牌意識"者之一。
第二次,在1996年下半年,以長虹、海爾等為首的國內家電企業崛起,國產家電品牌發展勢頭勢不可擋。黃光裕感受到中國家電制造業所具備的特有優勢以及所帶來的巨大潛力,他迅速地將產品結構由先前單純經營進口商品轉向經營國內品牌,幾乎在一夜之間,所有國產品牌都穩穩地站在了國美的展示臺上。現在,國產、合資品牌已占國美所售商品的90%。
第三次,是在1999年,國美走出京城,開始全國性的跨地域經營。從天津開始,上海、成都……一路攻城掠地,迄今國美在全國40多家城市有了自己的"勢力"。
黃光裕的創新思路體現在國美經營的每一步。雖然國美的成名起源于它的"低價格",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廠家、商家大打價格戰時,國美又提出了"免費送貨上門"、上門安裝調試、800免費電話服務等舉措,這些舉措的實施使國美的售后服務比一些大商場還周全,大大提升了國美的競爭力。
當下,泛商業領域的創業者無時無刻感受到的是被復制和替代的危機。而黃光裕所創立的國美模式表明:創新定義未來,企業經營必須堅持以前瞻性的發展目光,大膽做創新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