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后子
家里的冰箱壞了,隔三差五就嘀嘀地報警。妻子從百度上搜出售后平臺,很快短信回復上門服務的信息,按照信息上的電話號碼打過去,服務生答復,下午一定上門修理。
可直到太陽落山也無人上門,又打電話催辦,只聽里面嗡嗡地響著,好像是干活的噪音。對方說,一會兒就過去。
(相關資料圖)
晚上8點多,一個小伙子出現了,他說接單的人實在是忙不過來,派他過來看看。小伙子左瞅右瞅,上下檢測了一會兒,說冰箱沒大毛病,因天熱滿足不了制冷需求,所以才報警。
他打開冰箱控制板,往上調了兩度說:“如果再報警,就斷電,過十幾分鐘再啟動就好了。”
到了第二天,冰箱繼續報警。按小伙子告訴的辦法操作,非但沒有抑制住冰箱報警的勢頭,且頻率越來越快。
到了晚上,妻子打電話詢問,對方答復:“看來還得過去。如果今天晚上不過去,明天一定過去。”
冰箱嘀嘀地響著,讓人心里煩亂。我跟妻子說:“只要制冷,就先別停機,一停,里面的東西就會變質。”
“那睡覺怎么辦?”
“關上廚房門。”
盡管廚房門關了又關,夜深人靜時嘀嘀的響聲還是聲聲入耳,這響聲與窗外山上的鳥鳴大相徑庭,一個刺耳、一個悅耳。不過困過了勁兒,該睡還是睡著了。
第二天,當火辣辣的陽光傾瀉進屋的時候,修冰箱的師傅來了,個不高,瘦,滿頭如霜的白發,兩只眼睛倒很有神。
他進了廚房,把冰箱里的東西全清出來,從上到下一層層查驗著,邊查邊用很標準的普通話說:“從清出來的食品看,制冷效果不行,很可能是漏氟了。我再查查壓縮機,如果不是它的毛病,那就得充氟。”
“該充就充。”我說。
他把冰箱拖出來,身體下蹲,一點點查著。
我說給他個凳子,他說不用,蹲習慣了。他還說,城里人胖、肚子大,想蹲也蹲不下。
過了一會兒,他從冰箱后面露出腦袋說:“壓縮機沒問題,是漏氟了。如果單純充氟是350元,如果查出漏氟點,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話是650元。再就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保修,只充氟不保修。”
“當然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錢先不說,這工夫耽誤不起啊!”我答。
妻子在一旁也點頭——很少見她這樣點頭。
“我知道,但咱得說清楚。前幾天去一家修冰箱,嫌說得不清楚,全程給我錄像,還拍了我的車牌。”他說。
“哈哈,你這是遇上較真或難說話的人了。前幾天網上新聞說,一外賣小哥晚送餐20分鐘,就被顧客用車撞了,這就是對服務行業太缺乏理解了。”我說,有點激動,手比劃著,感覺是在演講。
“沒辦法,干咱這一行,什么樣的人都可能碰上,都得面對。”
說話的當兒,他把冰箱又往外拖了拖,指著鋁管上的腐蝕點說:“看見了嗎,就是它的毛病。”
果不其然,在那已泛白的鋁管上,有一個腐蝕點很明顯,冷氣正往外泄漏。
找到毛病,他很快換好鋁管,充了氟,冰箱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
當然,妻子很快通過微信轉給他650元,留了電話。
他微笑著,直了直腰,一仰脖子把礦泉水喝盡,邁著堅實的步子,下樓去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