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江蘇各地,各類新鮮的水果集中“驚艷亮相”。西瓜、水蜜桃、番茄、甜瓜……一口下去,滿口沁香,甜到心間。這些“香甜適中”的水果是怎么培育的?其中包含哪些科技?炎炎夏日中這些水果又是如何保存的?近日,記者走訪江蘇省農業科研單位了解到,先進農業生產、管理技術的使用,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戶的負擔,也讓水果的品質更有保障。
(相關資料圖)
優異種質資源確保水果新品種“香甜適中”
“這個品種的番茄真甜??!”近日,在江蘇省農科院蔬菜所舉行的2023年蔬菜所新品種觀摩會暨成果對接交流會上,一種名為“粉晶靈”的水果番茄牢牢抓住了人們的味蕾。蔬菜所副所長陳龍正介紹,“粉晶靈”屬于無限生長類型,果實粉紅色,坐果能力強,單果重18g左右,硬度高,耐裂,抗根結線蟲、青枯病等田間主要病害。
記者嘗了一口“粉晶靈”,口感十分香甜?!胺劬ъ`”水果番茄的糖度有多高?陳龍正揭開了這個答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1.0%,一般來說,可溶性固形物與糖度呈正相關,可溶性固形物越高,糖度越高。
說甜的水果,自然少不了甜瓜。江蘇地處江淮流域,是甜瓜的次生起源地之一。記者了解到,省農科院培育的“蘇甜—21006”甜瓜品種單瓜重1.7kg左右,果肉呈黃綠色,肉厚4.6cm,中心糖%17.0—19.0%,邊糖15.0%—17.0%,質地細脆,香甜多汁。省農科院蔬菜所西甜瓜創新團隊副研究員姚協豐告訴記者,這種甜瓜不僅果實形狀好看,近圓形、灰綠皮,細網紋,分布密度中等,且生長勢強,抗逆性強,易坐果,可謂“秀外慧中”。
在省農科院六合種植基地,記者見到了一種名為“金曈”的金皮西瓜。只見其果皮金黃,顏色鮮亮,陳龍正介紹,該品種西瓜中心糖12%—13%,肉質脆嫩,水分足,口感好,“目前,已完成生產試驗,可以量產,適宜在江蘇、浙江、山東、安徽、上海等地廣泛種植。”
這些水果為何能“甜透心間”?姚協豐告訴記者,水果糖度高的秘訣來自優質的種質資源。一個優良的新品種需要聚合許多優良的性狀,而這些優良性狀、優良基因很多都來自種質資源的結合“嫁接”。
水果“老品種”也能育出“新甜味”,我省薄皮甜瓜就走了一條艱辛的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之路。姚協豐回憶起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場景,當時育種專家調查發現我省地方特色薄皮甜瓜具有果肉多汁爽脆、營養豐富、清熱消暑等功效,且東方甜瓜香甜味濃郁,蘊含了豐富的品質與風味等優異基因資源。但是,與商品種相比,糖度偏低,貨架期、抗逆性、豐產性等均與設施栽培的品種有較大差距,而且農家留種混雜和退化現象較嚴重,許多地方種質資源瀕臨滅絕。
作為甜瓜的次生起源地之一,江蘇甜瓜能否“東山再起”?調查隊員們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群眾,尋找線索,深入田間地頭,從東臺、興化、如皋、阜寧、溧陽、昆山等22個縣(市、區)收集并鑒定到了包括黑皮水瓜、白皮梢瓜等56份薄皮甜瓜種質資源,獲得一批優良的甜瓜“鄉土基因”。
育種專家有了這些甜瓜“鄉土基因”,就像是普羅米修斯獲得了火種。江蘇省農科院蔬菜所西甜瓜創新團隊利用其與庫藏優質薄皮甜瓜資源多親本雜交聚合,育成了“蘇水瓜1號”優質品種,“蘇水瓜1號”平均產量較對照水瓜品種增產8.27%,田間表現抗逆性較強,苗期抗性鑒定中抗白粉病、中抗蔓枯病;昆山巴城鎮巴城湖的巴城香瓜,瓜秧長勢旺盛,連續坐果力強,果實呈梨形,成熟后有金黃色條斑,果肉多汁爽脆,具有濃郁的東方甜瓜香甜風味;東臺市新街鎮陳文村的東臺黑皮香瓜,果實有微棱,膨大期果皮光亮,成熟后呈墨綠色,皮色勻稱,果肉香甜多汁,豐產性強,被作為優質瓜類育種材料資源保存和利用。
“育成新品種相比‘老品種’提升了外觀特色、糖度風味、產量、抗性等特點。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創新。通過改良創新,傳承了家鄉的味道,培育出既好吃又高產抗逆的新品種,讓老品種煥發出新的光彩。”姚協豐說。
創新種植技術使農戶生活越來越甜
香甜的水果要想走上更多人的餐桌,除了科技創新的支持,還需要具備能在更廣泛區域推廣種植的優點。
6月13日上午,2.5萬箱陽山水蜜桃從無錫陽山啟程,發往全國各地,拉開了今年蜜桃季的序幕。陽山鎮是著名的“水蜜桃之鄉”,中酸性火山碎屑滋養出的土壤和全年大于3000小時的日照,孕育了陽山水蜜桃香甜、肉嫩、皮薄、汁多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等諸多特性。
陽山鎮大路頭水蜜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凌云是土生土長的陽山人,家族種桃史已經有70多年了,是當地有名的“桃專家”。在她看來,陽山水蜜桃之所以能夠長期享譽市場,優越的生長環境是“硬件”,不斷的科技創新是“軟件”。
為了讓更多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在水蜜桃種植上得到及時而廣泛的應用,陽山鎮與江蘇省農科院緊密合作,通過成立江蘇省農科院無錫陽山水蜜桃研究所,共同推動陽山水蜜桃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近日,江蘇省農科院無錫分院陽山示范基地、種質資源圃建設也開始推進。
“陽山的33個桃品種中至少有15個由省農科院選育?!眹姨耶a業技術體系南京綜合試驗站站長、研究員宋宏峰介紹,這些選育品種都來自院內的國家桃種質資源圃?!皣姨曳N質資源圃保存了世界各地1000多份桃種質資源?!苯K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所長、桃創新團隊首席助理、研究員沈志軍告訴記者,一個新品種桃子的選育至少需要13年,團隊每年培植雜交組合超60個,培育育種群體6000多株。依托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的鮮食桃品種及種質資源圃的平臺資源,團隊每年可選育出2—3個新品種。目前團隊共選育出40種桃子,有常溫下可儲存7—10天、硬度高的“紫金黃脆”,有白里透紅、汁液多的“霞暉10號”,有成熟期早、無絨毛、口感好的“金霞早油蟠”等。
“‘蘇甜碧玉’因其具有口感好、耐儲等優點,已經遠銷到俄羅斯?!标慅堈榻B,為了能讓水果新品種更快地走向市場,團隊采用“即研即推、邊創邊推”的策略,與企業共建創新聯合體,育繁推一體化發展,育出良種后直接拿到生產一線去檢驗,“一方面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應用;另一方面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去改良新品種,使其更適應市場需求?!?/p>
品種好不好,還要看能否大面積推廣種植。其中,省農科院培育的番茄新品種“金陵黛玉”長勢強,果實硬度高,成熟果呈粉紅色,抗病性好。作為2022—2023年度江蘇省蔬菜主推品種、江蘇省農業重大新品種創制項目育成品種,已完成生產試驗,可以量產,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淮江淮地區作保護地栽培。陳龍正介紹,如“蘇蜜518”因其高品質比其他同類品種售價高0.6—1元/公斤,每畝增收1500—2000元?!拔覀兿M軌蚺c更多的企業交流合作,促進新品種研究成果轉化,讓農戶的生活變得更甜?!?/p>
冷鏈技術為水果新鮮保駕護航
炎炎夏日里,水果保鮮也需要創新。南京建鄴區的一家冷庫里儲存了百箱保鮮楊梅,冷庫里有鎖真保鮮控制器、除濕器等設備為楊梅的“鮮度”保駕護航。
“夏日氣溫最高達40℃,水果大都存在保質期短、損耗率高的問題,為了保證水果的新鮮程度、減少浪費,就需要依靠低溫保存,水果冷鏈儲藏運輸必不可少。”江蘇省農科院農業設施與裝備研究所副所長、江蘇省冷鏈學會農產品保鮮專業委員會專家、智庫主任李鵬霞介紹,冷鏈是使水果等農產品在預冷、分級、包裝、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始終處于必需的特定低溫環境下的特殊供應鏈系統的總稱?!袄滏準潜WC水果營養品質和食品安全最基本的條件。如今老百姓飲食的多元化和營養化,很大程度上是靠冷鏈建設的逐步提升來實現的?!?/p>
李鵬霞以近日剛上市的陽山水蜜桃舉例:“桃子的保存溫度在3℃到7℃之間,需要精確的控溫,如果低至2℃,就會產生凍害。”她解釋說,桃肉里除了糖分,還有固形物,判斷適宜桃子生長的溫度,要根據桃子的糖度、品種、耐冷性等因素作出精準判斷,才能做出科學的溫度控制方案,“這和鹽水的結冰點低于0℃的原理相似,以判斷指標之一糖度為例,如果是糖度較低的桃子,在低溫環境下容易被凍壞,但如果桃子的糖度比較高,在低溫環境下就不容易凍壞?!?/p>
裝備創新,為水果長效保鮮。李鵬霞介紹,農科院采用制冷裝備、真空應用裝備、精準儲藏裝備等全系列科學裝備,讓裝備在冷鏈流通中發揮冷藏保鮮、殺菌、自清潔等功能,讓水果到達人們口中的那一刻依然保持最大新鮮度。
冷庫之外,無錫太湖陽山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開設綠色通道,采取點對點冷鏈車雙閉環配送的方式,司機全程不出駕駛室,把水蜜桃運輸到全國各地的集散中心,由當地的配送員直接送到客戶手中,保證配送又快又好。
值得一提的是,陽山鎮當地還專門針對果皮脆弱性水果研發出了智能高端水蜜桃分揀設備——分選機,可依據水蜜桃的大小、重量、糖度等劃分等級,在水蜜桃智能化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宣 程曉琳
編輯: 蔣明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