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143
8月底9月初,是不少譜系家長們的焦慮月,臨近開學,家長們都會憂心忡忡,擔心孩子被同學和家長投訴甚至退學。
為了讓孩子順利踏入普校并能留下來,不少家長會選擇陪讀。
(相關資料圖)
但陪讀不是陪著讀書寫作業這么簡單。大部分普校并不支持陪讀,家長如何做才能爭取學校的支持?家長陪讀是利還是弊,該由誰來陪讀?陪讀就是陪著孩子上課嗎?陪讀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時候該撤出陪讀.....
諸如此類問題,大米和小米整理了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副理事長盧瑩等資深家長的經驗,為大家解答。
整理 | 朱谷粒
圖片 | pexels
編輯 | 皮皮爸
01
問題一:誰來陪讀?
陪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影子老師陪讀,一種是家長陪讀,選擇哪種需要根據家庭的情況來決定。
家長陪讀更加便利,經濟壓力較小,但陪讀并不是去學校做保姆。沒有系統訓練的家長,并不是合格的影子老師。如果家長在陪讀前沒有做好準備,孩子很可能在完成學習任務上“討價還價”,陪讀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
盧瑩認為,一般來說,請老師陪讀比家長親自陪讀更好。對孩子來說,老師更有權威。老師的陪讀,也可以避免親子之間相處模式的影響,更有利于建立孩子在學校里面的常規行為。
但目前大多數家庭選擇的都是家長陪讀。這一方面是因為找合適的人很難,一方面是經濟壓力非常大。這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02
問題二:陪讀前家長要準備什么?
許多家長誤以為陪讀就是陪著孩子上課、寫作業,但其實沒那么簡單。大小米曾報道過寧波某公立小學的張老師,在11年的教學過程中,她帶過近20名自閉癥孩子。
提到陪讀,她忍不住感慨:陪讀家長真的太不容易了!“陪讀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不僅要跟著聽課,還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真的比上班還累。”
因此,如果選擇家長陪讀,專業知識和專業人士的支持一定不能少。大米和小米融合高級督導王榮輝推薦《影子老師實戰》、《慢飛天使要上幼兒園了》、《融合支持手冊(學校常見問題50問)》等融合教育的相關書籍,如有條件,還可以向當地或學校的資源中心/資源教室、專業機構尋求幫助。
此外,陪讀家長的壓力還來自看到孩子差距后的失落,任課老師不友好的態度,同學家長的問東問西等方方面面,這就需要家長調整自己心態,保持自己情緒穩定。
壯壯媽媽在陪讀初期曾數次崩潰,壯壯的問題沒解決,自己還更焦慮了。好在她及時調整了心態,最重要的就是享受陪讀的過程。
想通這些,她每天上學前都精心打扮,到校后熱情地跟大家打招呼,門口的保安,別班的老師,好奇的同學……很快,她就成了學校的團寵,壯壯也因此受到很多關照。如今,壯壯媽已撤出陪讀,壯壯獨自上了4年級。
陪讀還需要家庭成員在各個方面都要做好分工與支持。為了孩子能夠融入普校,許多陪讀家長不惜背井離鄉,既要兼顧孩子、家務,還要跟周圍人建立關系,如果得不到其他家人的支持,很快就會打退堂鼓。
小新爸媽在小新出生前就買了重點小學附近的學區房,然而,小新3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癥,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爸媽向這所小學提交了陪讀申請,但被拒絕了。
百般考慮后,一家人決定,爸爸繼續在杭州工作,媽媽帶小新回老家縣城陪讀。就這樣,夫妻二人被迫分居了。
小新爸爸工作很忙,一個月只能回老家一次,好在外婆給力,每當這時,都會接過陪伴小新的重任,讓夫妻二人去看個電影,吃頓大餐,放松放松。
所以,陪讀是一整個家庭的事情,而不是父母某一方的單打獨斗。
03
問題三:怎么讓學校同意陪讀?
許多陪讀家長最擔憂的問題是學校不同意陪讀怎么辦?該如何與學校溝通?
合肥的阿寶媽媽在申請陪讀時非常值得參考,在這封信里,她介紹了阿寶的自閉癥情況,詳細講述了阿寶的成長經歷,重點體現以下幾點:
1.展示孩子的成長經歷,家庭的努力付出,和對孩子的期待。
2. 展示家庭的能力和未來對孩子的支持。
3. 說明孩子現在的狀態和普校對他的意義。
4. 強調選擇學校的原因和對學校的了解和認可。
5. 做出承諾和保證,打消學校的顧慮。
阿寶媽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靠這封信成功打動了學校和老師,順利進入學校陪讀。
除了用真誠的語言打動學校,家長還可以先從自己做起,先融入學校,用實際行動讓學校體會到陪讀的好處。
盧瑩的自閉癥兒子森森在上小學第一學期時,學校不同意陪讀。開學后不久,學校組織郊游,盧瑩提出跟班級一起去郊游,可以幫忙照顧同學們,校長同意了。
盧瑩利用第一次郊游的機會,幫助老師干活、和同學們做游戲、讓老師同學都過得很開心。
當在校外讓學校接受后,盧瑩開始試著融入學校,主動提出參與體育課,在操場上幫忙看著孩子。因為體育課自由度很大,孩子們一旦在操場上跑起來就連人影都看不到了,這樣做一能減輕老師負擔,二能再次加深老師對“有人幫忙是有用的”印象。
上體育課的時候,她和體育老師對著一幫孩子,一個在這邊負責起跑,一個在那邊負責終點,大家配合得挺好,給大家留下了好印象。她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參與到校園生活中,在第二學期,學校同意了讓她入校陪讀。
盧瑩說:“也許校長剛開始不同意,但不代表一個月以后不同意,即使一個月以后不同意,也不等于以后都不同意。歸根到底,公立學校不能退我們的孩子,但同時學校也很頭疼,所以你在溝通時要給學校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陪讀這幾年下來,效果有目共睹,學校也覺得家長能幫得上忙,校長、老師、家長都很高興。 在盧瑩之后,陸續又有其他特殊孩子的家長申請陪讀,學校一口答應。
04
問題四:陪讀要做什么?
許多家長在剛開始陪讀時,會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看到孩子不聽講或課堂不能跟隨,就不停催促他跟上老師節奏。但其實譜系孩子融入普校,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環境中鍛煉社交和課堂規則,保證他能夠順利地待在學校才是第一位的。
曾在普校陪讀中重度自閉癥兒子的淘淘媽就認為:“沒有一個孩子會因為學業不好被退學,但如果有擾亂課堂、攻擊他人、情緒無法控制等行為,就極有可能會被勸退?!?/strong>
此外,她強調,無論孩子能力強弱,進入學校后,一定不能是去“隨班就混”。必須發揮陪讀家長的作用,有目標、有計劃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在成都某小學一年級給自閉癥兒子安安陪讀的安安媽媽總結了在校陪讀的目標:情緒第一,規則第二,社交第三,學業第四。
遇到安安情緒失控,比如在課堂上哭鬧,安安媽不會打罵安安,而是把他帶出教室,讓他把情緒發泄出來。
為了幫兒子理解課堂規則,安安媽記錄下各科老師經常使用的指令,教給安安這些指令對應需要做出的反應。通常會提前一天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并演練指令。有了這樣的訓練,安安上課后就能更快融入。
在學校,安安媽并不想當一個“監工”,給安安太多的壓力。安安注意力欠佳,她就允許安安在上課時神游;安安理解能力薄弱,她也接受安安無法完全聽懂老師講的內容。但學業不能完全放棄,她會全程跟上老師的節奏,課上老師叫做什么功課,她覺得安安能做到的,就提醒他加入。
這樣下來效果不錯,安安開始敢在課堂回答問題,老師也經常表揚安安,安安得到了正反饋,越來越敢舉手答題,也喜歡上了學校。
此外,幫助孩子團結其他同學,營造友善互助的同伴氛圍也很重要。大米和小米融合高級督導王榮輝認為,家長入校陪讀后,想讓孩子更加快速融入集體,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換取周圍的真情,包括普通孩子、老師和普通家長,在估計自己孩子的同時,多為班級和老師出份力。
這就需要家長自身先融入集體,只有家長先融入,才能帶動孩子融入。對此,淘淘媽也支了招:
對老師:
1.不會給班主任提任何額外的要求,并表示“可能會給您帶來額外的麻煩,我一定會配合解決”;
2.默默為班級做些事情,新學期發書、打掃衛生、出黑板報等等,恰如其分地、自然地去做,不必刻意表現;
3.在非節日期間給老師送一些小禮物,老師也不會有心理壓力。
對同學:
開學時送給大家一份小禮物,小文具,讓孩子讀一封寫給同學的信,感謝班級同學的支持和幫助;2.在班上刻意給孩子培養幾個要好的朋友,讓他們帶著孩子去溝通,去互動。
淘淘媽還特別強調,家長不僅要跟活潑善良的孩子交朋友,還要跟那種調皮搗蛋還會欺負人的孩子交朋友,因為在學校,欺凌無法避免。
她提到,之前在淘淘班里有一個很皮的孩子,在淘淘媽慢慢跟他培養起來感情后,他雖然不會跟淘淘玩,但也會看在淘淘媽的“面子上”,不去欺負他。
05
問題五:什么時候撤離?
陪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陪”。家長可能陪孩子幾個月,甚至一年兩年,但不可能長期陪下去。長期的陪讀也會影響孩子發展獨立能力的機會。因此,家長在陪讀期間所有的干預手段都要以這個終極目標為原則。
牛牛媽在入校陪讀1學期后,自閉癥兒子牛牛課堂紀律已經基本沒問題了,某天牛牛媽有事情暫離學校,僅離開半天,牛牛就又恢復了原樣,不管上課下課,滿教室亂跑,老師怎么說他都不聽。
這次事件后,牛牛媽仔細分析了牛牛坐不住很大程度是聽不懂老師講課。跟老師溝通后,她為牛牛準備了一個畫本,允許他在想離開座位時自己畫畫。同時,她也不再著急,在牛牛要離開位置時,立刻把他按回去,而是讓老師提醒和引導。幾周后,她可以短暫離開了。
什么時候才能完全撤離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立預期的行為目標,在孩子可以達到以后選擇撤離。
例如已經撤出的壯壯媽是這樣做的:
第1步,坐在孩子旁邊,隨時制止孩子不合理的行為并在課后向他說明;
第2步,坐在教室最后面,在孩子有干擾課堂行為時,給予提醒,無效后再上前制止;
第3步,撤到教室門口,讓老師處理孩子的違規行為,如果老師應對不了,再進入教室;
第4步,待在學校某個角落,偶爾去教室門口看一看,老師應對不了孩子時,保證最快時間出現;
第5步,讓孩子獨立在學校待半天,1天,慢慢增加……建議家長跟班主任協商,挑選課程比較輕松或孩子比較喜歡的日期開始嘗試;
第6步,撤出陪讀,偶爾去學校轉一轉,既向老師表明態度,家長會配合學校,也保持在同學心中存在感,避免孩子被欺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