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塑料、廚余殘渣、廢舊新能源電池、秸稈……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固體廢物產生量快速增長。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就《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修改草案)(征求意見稿)》(簡稱“修改草案”)面向社會征求意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 修改草案今年初作為預備項目納入了江蘇省人大常委會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如果你對修改草案有好建議,可以在9月25日前向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反映。
擬實行固廢工業廢物轉運聯單、設立危廢電子化標識標簽
(相關資料圖)
固體廢物垃圾包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固體廢物、醫療廢物、城市生活垃圾。不僅與工業生產、行業運輸密切相關,更關乎我們日常生活。修改草案擬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優先減量化、充分資源化、全過程無害化的原則。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此次面向社會征求意見的修改草案擬涵蓋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其他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針對以上固廢類型,擬明確在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等方面的措施。
比如,針對固體工業廢物,修改草案擬明確,江蘇實行工業固體廢物電子轉運聯單制度。產生、貯存、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管理臺賬,對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流向、用途進行跟蹤、記錄,并通過省固體廢物信息系統記載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有關資料。
針對危險廢物,修改草案擬提出,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應按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制訂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有關信息,并通過省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性質、產生環節、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有關資料。申報數據應與臺賬數據相一致。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各環節應實行二維碼全過程流轉,設立危險廢物電子化標識標簽。
廢塑料、廢舊電池、廢棄電子產品,都要有“處置有方”
對于日常生活中面廣量大的塑料使用,修改草案擬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生態環境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從事塑料廢棄物回收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塑料廢棄物污染環境,不得露天堆放、就地清洗、違法加工塑料廢棄物。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廢舊電池處理也成為很多車主頭疼的難題。修改草案擬明確,新能源汽車維修企業、回收企業拆卸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應當交售給回收服務網點或者符合要求的綜合利用企業。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等通過多種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渠道。
針對更新換代快的電子產品,修改草案也專門擬定相關條款,擬明確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單位,應當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廢舊產品回收體系,并向社會公開回收措施和產品拆卸、拆解、貯存技術以及有毒有害物質含量等信息。列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交由具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處理企業進行處理。收集、拆解、利用和處置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遵守有關規定,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對舉報固廢污染的單位和個人,擬按規定給予獎勵
固體廢物被稱為放錯地方的資源。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針對生活垃圾,修改草案擬要求加強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實現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兩網融合,推動建設再生資源在線交易平臺。此外,擬支持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以及推廣應用,提升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減少進入生活垃圾焚燒設施進行處理的廚余垃圾的數量。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污染擔責的原則。修改草案擬明確,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依法承擔責任。
擬要求建立舉報獎勵機制,修改草案擬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造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舉報。舉報的環境違法行為,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主管部門調查屬實的,按規定給予實名舉報人獎勵。
現代快報+記者 徐紅艷
(校對 張靜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