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7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中國中山留學人員創業園舉辦廣東省留創園高水平發展工作現場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以及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東莞、中山、肇慶、清遠8地市人社部門負責人,全省48家留創園負責人共80多人參會。
會議現場。記者 易承樂 攝
會上,中山留創園和深圳市人社部門輪流發言,交流園區管理服務經驗。參會各地市相關負責人分享交流了留創園建設管理經驗做法以及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留創園體系合力作用,吸引集聚海外人才進園創新創業。
會上還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高精尖缺人才供需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在新興行業中,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的醫藥制造行業,以及粵港澳地區的電子、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對海歸人才的需求增長較快,區域產業發展造成人才需求差異明顯。從海歸人才的簡歷投遞去向來看,廣深兩城海歸人才流動性強,對海歸人才的保留率仍待提高。《報告》還顯示,2022年港澳青年的內地求職意向顯著上升,投遞內地職位的簡歷量同比增長了76.6%。此外,由于地理相鄰、文化相似,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就業的意愿度更高,且近五年來的意向比例從57.2%提升至66.9%。
會議現場。記者 易承樂 攝
對于《報告》中分析的各項數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主任涂運濤深有感觸。他表示,全省上下都非常重視人才的招引,在為人才匹配合適的崗位以及提供發揮才能的舞臺方面做得十分到位。如今,中山也出臺了具有吸引力、競爭力的人才政策,解決了人才安家入戶、子女入學、家屬隨遷等后顧之憂,讓人才能夠全力發揮才能,安心干事創業。
“目前,中山留創園已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鏈,為招引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礎。作為國家級的高新區,我們自主制定了產業政策,結合全市的人才政策和開發區的人才政策,以及中山的區位優勢,我們對于人才的招引充滿信心。”涂運濤介紹,自中山留創園成立以來,已累計引進企業200余家,培育高企約50家、規上企業超10家、上市及收(并)購企業10余家,同時培育出聯合光電(2017年上市)、康方生物(2020年上市)等眾多明星企業。今年,中山留創園已引入了7個海外留創項目,還有幾個正在洽談中,項目涉及歐美日和東南亞地區,進一步拓展了招引人才、項目的途徑和范圍。
會后,參會人員實地考察了中山市留創園建設發展情況。
編輯 周振捷? 二審 陳彥? 三審 岳才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