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6月27日訊(記者 余佳欣 曾樂)6月26日晚間,珠海冠宇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近日收到關于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莞新能源)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其的相關材料。公告顯示,訴訟共涉及兩個案件,每個案件訴請的賠償金額為1100萬元,共計2200萬元。目前案件所處的訴訟階段為一審階段暫未開庭審。
對此,珠海冠宇方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所研發生產的產品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公告涉及的訴訟案件不會對公司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產生影響。鑒于涉及的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最終的判決結果尚不確定,目前無法預計對公司本期及期后損益的影響,最終實際影響以法院生效判決為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僅在近一個月內,珠海冠宇便先后發布多則涉及專利訴訟的公告。其中,6月20日晚間,珠海冠宇公告收到關于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新能源)起訴其專利侵權的相關材料,其中涉訴金額高達1.06億元。
天眼查息顯示,東莞新能源、寧德新能源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公開資料顯示,鋰電池生產企業ATL成立于1999年,由現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與梁少康、陳棠華等人共同創立。
針對上述情況,《科創板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珠海冠宇證券部,其工作人員表示,“訴訟是看階段及結果的,我們暫時也說不好結論是怎樣的。目前沒有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產經營。”
對于與ATL的多起專利訴訟,上述珠海冠宇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一直在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期間雙方律師在溝通,也有不少進展。”
▍珠海冠宇與ATL專利糾紛硝煙難止事實上,珠海冠宇與ATL專利糾紛由來已久。公開資料顯示,早在珠海冠宇IPO之前,便陷入與ATL的專利糾紛之中。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雙方已存在約10件專利糾紛。公開資料顯示,從具體專利產品來看,ATL起訴珠海冠宇電芯、電解液等產品涉及專利侵權。
截至目前,在珠海冠宇與ATL的專利糾紛中,已有5項ATL的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
具體來看,今年6月12日,珠海冠宇發布公告稱,與寧德新能源、東莞新能源之間的專利爭議案件中,已有5個ATL的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據了解,該起案件自去年7月公告以來,目前已進入二審階段。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珠海冠宇與ATL的訴訟地也從國內延申至國外,專利糾紛或有升級態勢。其中,今年3月,寧德新能源以專利侵權為由,在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起訴珠海冠宇,請求法院判決珠海冠宇停止在德國銷售、進口涉訴產品。
而珠海冠宇與ATL專利糾紛硝煙看似難止的同時,雙方也曾有過“緩和期”。此前,珠海冠宇曾多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收到來自東莞新能源及寧德新能源的撤訴裁定。
從最新進展來看,天眼查息顯示,在與珠海冠宇有關的開庭公告中,最近兩場開庭時間均在今年7月25日,其中原告方均為東莞新能源,案由均涉及專利權糾紛。
▍律師產品有專利權與侵犯他人專利不沖突當前,珠海冠宇主要從事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并對動力及儲能領域進行相關布局。據其此前公告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已授權有效國內專利1182項,其中發明專利348項,實用新型專利822項,外觀設計專利12項。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牛炬欽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珠海冠宇主張其電芯產品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即產品由其自主研發設計,并擁有大量的授權專利。但需要明確的是,產品本身擁有專利權,與產品侵犯他人專利并不沖突。法院在判斷是否構成專利侵權時,只會考慮被訴侵權產品是否侵犯了專利權人的專利權,而不考慮被訴侵權產品本身是否有專利權。”
牛炬欽進一步表示,“最終,珠海冠宇的產品是否侵犯東莞新能源的專利權,需要等待法院生效判決的認定。”
“法院在審理專利侵權案件時,會通過審查涉案專利的穩定性、被控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保護范圍及被控技術方案是否是現有技術等方面,來得出涉案技術方案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專利的結論。珠海冠宇的技術方案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專利權,需要等相關專利案件的判決結果。”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徐西江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
▍“專利戰”背后或為商業博弈《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不少新能源領域企業紛紛打響“專利戰”。
其中,今年6月,TCL中環和通威股份在海外就疊瓦專利技術打響“專利戰”;而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戰”更是幾度升級。
不少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專利戰”背后或為商業博弈。
“一般來說,當市場出現激烈競爭后,往往占據技術優勢的一方會主動拿起專利武器來打擊競爭對手,而且效果非常明顯。通過專利訴訟實現競品的禁售,來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是權利人的通常做法,而且是有效做法。”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牛炬欽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
另有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專利戰’是市場競爭的延伸,最終將影響企業的市場份額。只要市場足夠大,‘專利戰’或許會成為一種常態,但這不一定是件壞事。因為‘專利戰’也是一種企業修煉內功的過程,這會更有利于企業利用合理的法律制度去占領全球市場,而不是僅局限于國內發展。”
對于珠海冠宇所涉專利糾紛后續進展,《科創板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