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軟珊瑚群落。圖源:央廣網
6月14日,寧波市象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寧波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員在象山漁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國家級海洋公園)開展潮下帶潛水調查。調查發現了穗軟珊瑚密集分布區域,面積超過10公頃。經專家初步判斷,是截至目前浙江海域發現的面積最大的穗軟珊瑚群落。
在海洋中,珊瑚礁雖然只占不到0.1%的面積,卻為近25%的海洋物種提供生活環境,這使得珊瑚礁成為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又因其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極高的初級生產力、快速的物質循環等特點,被稱作“海洋中的熱帶雨林”。
(資料圖片)
穗軟珊瑚是非造礁珊瑚,隸屬刺胞動物門珊瑚蟲綱八放珊瑚亞綱軟珊瑚目穗珊瑚科。穗軟珊瑚體由許多分枝或葉狀分枝構成,高度可達2米,大致可分為3種形態:二叉分枝形、球形及傘形。珊瑚蟲成束分布,每束含2只至5只珊瑚蟲,只分布在分枝頂端。
珊瑚蟲具有發達的骨針支持束,收縮性強。珊瑚蟲通常只在夜間或海流稍強時伸展。珊瑚蟲群體收縮時,高度可能不到伸展長度的五分之一。其骨針粗大,形態不規則,通常有顏色。穗軟珊瑚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至溫帶海域,通常生長在水深15米以下的海流稍強處,也可在泥質海底生長。
同時,調查還發現多種零星分布的石珊瑚,可能刷新我國造礁石珊瑚的分布北緣記錄。在保護區內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日本海馬和猩紅筒星珊瑚,記錄了150余種東海重要經濟物種,進一步完善了漁山列島生物多樣性數據信息。后續,寧波海洋研究院將對潮下帶生物特色資源進行深入調查分析。
猩紅筒星珊瑚。圖源:央廣網
漁山列島國家級生態特別保護區自建區以來,在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島礁生境修復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出的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次調查收集到的相關樣品、影像資料將為我國自然保護地系統保護與氣候變化影響下的生物地理分布研究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來源:透視社綜合自然資源部網站、央廣網、中國寧波網報道
責編:李煦、廖明娟(實習)
制作:劉淞菱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