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環境評價師《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共題,分為。小編為您整理歷年真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資料圖片)
1、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控制標準》,與生活垃圾填埋場配套建設的生活垃圾轉運站產生的滲濾液經收集后,可采取的處理措施有()。【多選題】
A.密閉運輸至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
B.直接排入設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城市排水系統
C.密閉運輸至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處理
D.在轉運站內對滲濾液進行處理并達到相關要求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網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生活垃圾轉運站產生的滲濾液經收集后,可采用密閉運輸送到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或者自行處理等方式。排入設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管網的,應在轉運站內對滲濾液進行處理,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等污染物濃度限值達到規定濃度限值,其他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由企業與城鎮污水處理廠根據其污水處理能力商定或執行相關標準。排入環境水體或排入未設置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管網的,應在轉運站內對滲濾液進行處理并達到規定的濃度限值。
2、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污染物中,不屬于環境空氣污染物基本項目的是()。【單選題】
A.
B.NOx
C.PM10
D.CO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環境空氣污染物基本項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CO)、粒徑小于等于10μm的顆粒物(PM10)、粒徑小于等于2.5μm的顆粒物(PM 2.5)。
3、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下列區域中,不屬于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重點的是()。【單選題】
A.重要濕地
B.規劃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區
C.固體廢物堆放處的地下水徑流補給區
D.可能出現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主要區域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重點應包括:①已有、擬建和規劃的地下水水水源區。②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體廢物堆放處的地下水下游區域。③地下水環境影響的敏感區域(如重要濕地、與地下水相關的自然保護區和地質遺址等)。④可能出現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主要區域。⑤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區域。預測重點中沒有包括固體廢物堆放處的地下水徑流補給區。
4、根據《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關于受穩態噪聲源影響的邊界噪聲測量的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必須測量晝間最大A聲級
B.必須測量夜間最大A聲級
C.必須測量晝間等效聲級
D.只需測量晝間、夜間1MIN的等效聲級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被測聲源是穩態噪聲,采用1min的等效聲級,且只需測量晝間。
5、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下列方法中,不屬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單選題】
A.實驗法
B.類比分析法
C.數值模擬法
D.物料平衡計算法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根據建設項目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和設計等技術資料的詳盡程度,其工程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采用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類比分析法、實測法、實驗法、物料平衡法和查閱資料分析法等。數值模擬法不包括在內。
6、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關于評價工作等級調整的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評價工作等級不可調整
B.評價工作等級可調整,若調整幅度不超過一級,可不說明理由
C.評價工作等級可調整,若調整幅度超過一級,應說明調整的具體理由
D.評價工作等級可調整,但調整幅度不超過一級,并應說明調整的具體理由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對于某一具體建設項目,其環境要素專項評價的工作等級可根據建設項目所處區域環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態影響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但調整的幅度不超過一級,并應說明調整的具體理由。
7、某項目經估算模式計算的D10%為3km,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該項目大氣評價范圍是以排放源為中心、邊長為()的矩形區域。【單選題】
A.2.5KM
B.3KM
C.5KM
D.6KM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根據項目排污染物的最遠影響范圍確定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即以排放源為中心點,以D10%為半徑的圓或2*D10%為邊長的矩形作為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另外,評價范圍的直徑或邊長一般不應小于5km。題目匯總D10%為3km,故答案為D。
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面水環境》,河流水質預測時,關于專業判斷法及其適用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有()。【多選題】
A.專業判斷法只能做定性預測
B.專業判斷法可做定性或半定量預測
C.評價等級為三級的建設項目均可采用專業判斷法
D.無實用的定量預測方法沒有條件使用類比調查法時,可采用專業判斷法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方法中的專業判斷法,定性地反映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當水環境影響問題較特殊,一般環評人員難以準確識別其環境影響特征或者無法利用常用方法進行環境影響預測,或者由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時間無法滿足采用其他方法進行環境影響預測等情況下,可選用此方法。
9、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采用類比分析法預測地下水環境影響時,類比分析對象與擬預測對象之間應滿足的要求有()。【多選題】
A.工程特征相似
B.水動力場條件相似
C.地下水環境影響相似
D.環境水文地質條件相似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采用類比預測分析法時,應給出具體的類比條件。類比分析對象與擬預測對象之間應滿足以下要求:①二者的環境水文地質條件、水動力場條件相似。②二者的工程特征及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具有相似性。
10、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關于對規劃要素提出優化調整建議的說法,錯誤的是()。【單選題】
A.規劃的目標、發展定位與國家級、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不符時,應提出明確的優化調整建議
B.規劃包含的具體建設項目屬于國家明令禁止類型或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保護政策時,應提出明確的優化調整建議
C.規劃布局和規劃包含的具體建設項目選址、選線與主體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環境敏感區的保護要求發生嚴重沖突時,應提出明確的優化調整建議
D.規劃方案中有依據現有知識水和技術條件,無法或難以對其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程度或范圍作出科學、準確判斷的內容時,可不提出規劃的優化調整建議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根據規劃方案的環境合理性和可持續發展論證結果,對規劃要素提出明確的優化調整建議,特別是出現以下情形時:①規劃的目標、發展定位與國家級、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不符。②規劃的布局和規劃包含的具體建設項目選址、選線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環境敏感區的保護要求發生嚴重沖突。③規劃本身或規劃包含的具體建設項目屬于國家命令禁止的產業類型或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保護政策(包括環境保護相關規劃、節能減排和總量控制要求等)。④規劃方案中配套建設的生態保護和污染防護措施實施后,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仍無法支撐規劃的實施,或仍可能造成重大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⑤規劃方案中有依據現有知識水平和技術條件,無法或難以對其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的程度或者范圍作出科學、準確判斷的內容。D選項與⑤描述正好相反,故為正確答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