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仲夏,烈日灼灼。走在熱氣蒸騰的田間,一排排禾苗在驕陽的炙烤下,努力地向上生長,它們多么渴盼甘露的降臨。正逢其時,六合鎮政府送來了一場“及時雨”,一次性生產者補貼精準發放,全部到位,恰如給莊稼喝飽了雨水,為農民解暑降了高溫。
六合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薛興寶說:“一次性補貼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我們對待這項工作特別謹慎認真,通過規范面積申報,嚴格數據審核,精準打卡發放等措施,確保補貼資金真正發到種糧農民手中。”
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不讓種糧農民在經濟上吃虧,將國家保本、增效的惠民政策落實做細,今年,該鎮以一次性補貼發放為契機,堅持“誰種植、誰得補貼”的原則,全面摸清大豆、玉米種植面積底數,核準補貼發放對象,做到不虛報、不漏報、不假報、不亂報,確保賬實相符,為下階段生產者種植補貼統計發放夯實基礎。
“國家為了保障耕地地力,也為農戶能夠獲取長遠經濟效益,鼓勵農戶輪作種植大豆,所以今年種植大豆比玉米的生產者種植補貼要高。基于這種情況,我們要提前動手,加強監督和檢查,把大豆和玉米實際種植面積和種植者核實準,杜絕一切套取補貼的行為發生。”六合鎮政府副鎮長朱森林說。
該鎮專門成立由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包村干部組成的核查小組,深入村屯實地對大豆、玉米種植面積、種植者進行“全覆蓋”式核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核查小組搶抓一切有利時間,加班加點,深入田間地頭監督核查,先后啟動無人機、測畝儀APP等先進技術設備進行逐戶逐塊核實,重點關注小散偏,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田。核實人員實時使用水印相機同種植者、種植作物“三聚頭”現場拍照確認,以保留核實軌跡,據實核減。核查小組每到一村都要查看生產經營性補貼公示等相關材料,核對申報表是否與實際種植作物及面積相符合,要求數據準確無誤,發現問題督促及時整改,謹防虛假冒領等情況發生。
一季耕耘,三秋待割,農民利益無小事。下一步,六合鎮將繼續以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加強監督檢查,嚴格發放程序,提高發放效率,全力將生產者種植補貼發放這件民生大事辦實辦好,保護好大豆、玉米生產者利益,給農民吃下“定心丸”。
通訊員:劉玉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