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來就很喜歡健身,但是只能在家里鍛煉,現在村里終于有了健身場地,對我來說,健身的方式更加多樣了,開心!”不久前,祝塘鎮永昌村王家巷村口的健身場地全新啟用,成為不少村民的休閑好去處,對此,附近村民王文建豎起了大拇指。記者從他口中了解到,這對于王家巷的村民來說,意味著終于告別無健身場地的歷史。
永昌村黨總支副書記王益炳介紹,作為行政村的永昌村下轄27個自然村,其中有不少自然村和王家巷一樣缺乏健身場地。近年來,為了滿足村民們的健身需求,村委計劃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不斷完善健身場地的打造,力爭早日實現自然村全覆蓋,“讓村民真切看到、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實實在在擁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家河兩側的地塊一下雨就會形成低坑,容易被淹,種植水稻肯定不合適,就想著能不能打造成健身場地。”年近六旬的張梅英就住在河邊,她告訴記者,王家巷前前后后有80來戶人家,本村人加上新市民也有400多人,看著附近別的有健身場地的村莊,大家都非常羨慕,“要是能借此機會消除‘黑臭蘆葦蕩’,改善大家的居住環境,就再好不過了。”
在村民的熱切期盼下,今年5月,王家巷的河道環境提升和健身場地打造工程同步啟動,該工程不僅對河道旁亂堆、亂建等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對“黑臭蘆葦蕩”進行了填埋,鋪設綠化超1000平方米,栽植灌木30棵,還增設了健身器材10套、健身步道近百米。“后期準備串聯附近的另一條家河,延長步道并對步道提檔升級。”王益炳說。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整治成果既“好看”又“惠民”。王益炳透露,依托正在火熱進行的“三清三治”,全村今年有6個自然村新建了健身場地,總投入近百萬元。最近,他們還計劃借遙涇岸自然村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的契機,打造以“全民健身、樂享生活”為主題的樂享游園,并在游園內增設一條彩虹步道,為全村村民提供一個更高質量的生態化健身場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