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萬物云(02602.HK)兌現管理層“2023年效益改善會大于規模增長”的目標,公司實現了營收、盈利雙增長,其中利潤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速,公司的蝶城提效改造效果超預期。
財報顯示,萬物云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為160.2億元,同比增長12.5%;利潤為10.5億元,同比增長15.7%,EBITDA為18.58億元,增長20.4%。與此同時,公司分紅規模也大幅提升,公司中期分配0.315元/股,較去年全年提升31%。
(資料圖)
在今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萬物云董事長朱保全再次強調了物業企業獨立性的重要性,“好皮囊是父母生的,好身體是自己練的,好品格是遺傳的。”萬物云將持續降低與母公司關聯交易比例,以多元客戶布局對沖業務來源單一的風險。
蝶城提效改造超預期
萬物云的營收、利潤雙增長得來并不容易。在2022年,萬物云與眾多上市物企同樣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當年,萬物云營收首次突破300億大關,但凈利潤卻同比下降7.5%。對此,萬物云董事長朱保全在今年3月份提出了萬物云的“三大反思”并表態,“更多的蝶城進入到提效改造過程,我相信2023年的效益改善會大于規模的增長。”
毛利率的修復是承諾兌現的關鍵因素之一。上半年,萬物云毛利率為15.1%,經調整后(剔除歷史收購帶來的客戶關系攤銷)毛利率為17.1%。作為對比,公司2022年整體毛利率為14.1%。其中,貢獻公司五成收入的住宅物業服務業務毛利率水平由上年同期的10.5%提升至12.6%,對毛利率的修復貢獻頗大。
住宅物業服務業務盈利能力的提升,則受益于朱保全提到的“蝶城提效改造”。
被視為萬物云“第二增長曲線”蝶城戰略,在業績期內改造提效超預期。截至6月30日,萬物云的蝶城底盤數量持續增長,從2022年的584個增長到601個,其中有177個標準蝶城、184個主攻蝶城及240個目標蝶城,已完成流程改造蝶城數102個。
數據顯示,自蝶城戰略推進以來,萬物云對蝶城的流程改造環節共投入3.1億元,為已改造蝶城帶來基礎住宅物業毛利率提升超過4個百分點,在業績期內提升毛利潤超1億元。其中,2022年已完成改造的38個蝶城,在2023年實現了進一步的提升,毛利率相對于改造前的提升,從4個百分點提升到6個百分點。
同時,在2023年上半年,基于蝶城改造而進一步推出的萬物云房屋煥新“蝶城+家裝”業務,表現尤為亮眼。所謂“蝶城+家裝”,是基于蝶城形成熟人經濟模式,依托萬物云線上平臺能力,提供最優性價比的房屋煥新服務。萬物云已在40個蝶城內試點房屋煥新業務,合同量同比增長257%。上半年,蝶城內房屋煥新簽約合同金額達1.6億元,同比增加70.5%,滿意度超過98%。
獨特的科技業務,在上半年為萬物云創造收入達13.2億元,同比增長13.9%,毛利率達32.5%。其中,得益于遠程運營服務,循環性科技收入BPaaS快速發展,報告期內收入達6.4億元,同比增長46.8%。作為萬物云科技戰略的一大實踐方向,智慧城市在科技業務增收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空間遠程運營服務已連接超200個政府及國企客戶,在42個項目落地。
獨立發展深化多元
在房地產開發行業景氣度繼續承壓的2023年,物業企業們繼續探索獨立發展路徑,萬物云做出了表率。
“如今,公司69%的項目來自第三方;與萬科的關連交易逐步降到13.6%,業績期內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收入中,由第三方客戶貢獻的收入占比達85.5%”,朱保全在業績說明會上列舉一系列數字,再次反擊“萬科物業只會服務萬科”的質疑。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萬科集團及其合營企業或聯營公司業務繼續呈下降趨勢。從項目數量來看,這種趨勢更加明顯。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業在管項目中,來自第三方的為2140個,來自萬科及聯合營集團的項目為1446個,第三方占比達60%;商寫物業的在管項目中,第三方占比更是高達85%。同時,與開發商高度掛鉤的開發商增值服務收入占比也進一步降到了8.6%。
同時,未來降低開發商周期性影響帶來的不確定性,萬物云仍將堅持貫徹深化多元化客戶的策略。
2023年上半年,萬物云旗下商企物業服務品牌戴德梁行繼續深耕在互聯網、高端制造、金融、生物醫藥、跨國公司等領域的服務能力,新增近20家500強及獨角獸客戶,包含頭部保險公司、國產運動龍頭、頭部白酒企業等,新增簽約7個超高層項目。報告期內,商企空間的物業及設施管理業務收入為39.7億元,其中來自第三方的物業和設施管理服務貢獻收入占比為85.5%。
“好皮囊是父母生的,好身體是自己練的,好品格是遺傳的”,朱保全這樣總結道,“無論是蝶城改造,還是萬物梁行,還是科技投入,萬物云希望能夠走出一條自我發展之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