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傾聽」杭州人的非遺故事:龍舟師傅

    2023-06-12 06:04:19 來源:杭州日報

    讀稿人語戴維

    一個手藝人的熱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端午要到了,蔣村的龍舟賽又熱鬧起來。根據習俗,龍舟要從農歷四月廿四劃到五月十三。除了蔣村,五常、西溪、良渚等地今年也有龍舟賽事,幾年未見的百舸爭流盛況,我們又能親眼看見了。

    蔣村“龍舟勝會”2011年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項非遺文化要傳承,離不開像朱興潮這樣的龍舟師傅。做了一輩子木工,已經把對龍舟的熱愛牢牢刻在骨子里,朱師傅秉持著一個民間手藝人最樸素的原則,就是認真。

    從走街串巷討生活到安安心心做龍舟,在朱師傅身上,我們也能見到時代進步賦予的個體價值。在滿足了生活必需之后,人才會放開手腳,去追求更有底蘊的東西。我們今天提倡并實踐的非遺文化,就是在尊重傳統文化的潮流中復興起來的。杭州人的非遺故事,還有很多,歡迎你來電來信,給我們報料。

    歲月沉淀 匠心傳承

    杭州人的非遺故事

    龍舟師傅

    口述 朱興潮 整理 李美丹

    01

    蔣村的龍舟邁出國門,漂洋過海,去的地方比我們想的還要遠,這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2015年,村里干部給我捎來好消息,說有外國朋友要預定龍舟。我真是開心壞了。不是因為終于有機會賺外快,而是像我這樣地地道道的手藝人,靠的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活,不像社會上說的“赤腳的趕鹿,穿鞋的吃肉”(俗語,意思是窮苦人辛辛苦苦勞作,權勢者坐享其成)。

    我啊,就是赤腳的龍舟師傅,一個鑿子、刨子、斧子、鋸子不離手的木匠。

    那年,外國朋友一共訂了5只龍舟。這是特大驚喜。但任務也相當繁重,要起早摸黑趕工期。還好我的兩個弟弟來湊個手,一個弟弟做木匠,一個弟弟做油漆。他們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幫我是手足情。

    朱興潮(右)和二弟朱興延

    我們是小作坊,一只龍舟賺個千把塊錢最多了。5只龍舟連名字都沒有起,就運到了澳大利亞。聽說客戶買去,是要像西湖里的大龍船一樣,想做旅游產業。

    劃龍舟是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南方地區的傳統習俗,現在叫“非物質文化遺產”。南宋時,還要在西湖里舉行“龍舟競渡”嘞。

    蔣村的端午劃龍舟,老一輩說唐朝就有了。每年農歷四月廿四開始,至五月十三為止,鄉民們自發在村里請龍王、供龍王、謝龍王、吃龍舟酒,求龍王不要發大水。

    2011年,蔣村“龍舟勝會”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蔣村的龍舟邁出國門,漂洋過海,去的地方比我們想的還要遠,這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蔣村龍舟勝會

    預定的龍舟做好,客戶來實地看過,覺得滿意了,再當著客戶的面,旗桿全部拆掉,就剩下龍船,每個部件標上記號,然后集裝箱空運過去。

    每一只龍舟都是我的心血,它們運走了,就跟女兒出嫁一樣,我心里會空一陣子。于是,我就掉轉心思,接著做下一只龍舟,再下一只,一直做下去。

    02

    父親對我的教導是對的。后來,我刀磨得呀,瞇眼筆直看過去,是有雪亮刀鋒的

    我叫朱興潮,土生土長的蔣村人,今年74歲。

    我們家兄弟五個,我是老大。我爸爸是木匠,造房子的叫“大木(匠)”,做家具的叫“小木(匠)”,我爸爸是“小木”,手藝不錯,在留下木器廠上班。

    那時有人拿月工資的家庭,條件要比務農的好。父親供我讀書,但我比較調皮,書讀不進,十三四歲就不讀了。

    父親于是叫我學手藝。

    十七八歲的毛頭小伙,在父親手下學木匠,肯定要做規矩的。都說泥水工、油漆工可以糊涂,木匠難。木匠做一條凳子,是榫頭對榫頭,四只腳要放得平,放得穩,糊涂不得的。

    我爸爸這個師傅,超級兇。他叫我磨刀,看我沒磨好,不多說一個字,一拳就過來了。還叫我刨木頭、鑿孔,都是累活。還好我年輕,有的是莽力。

    那時,某某人家叫木匠干活,會先打聽手藝,還有來現場探虛實的。懂行的人看木匠手藝好不好,就看磨刀石磨得平不平。如果磨石磨歪了,這個師傅也好不到哪里去。因為徒弟做不好,就是師傅帶不好,“三腳貓”的手藝,人家不歡迎。

    父親對我的教導是對的。我就自己琢磨,晚上睡覺都在想。后來,我刀磨得呀,瞇眼筆直看過去,是有雪亮刀鋒的。懂行的手指輕輕一碰,心里就有數了。

    03

    找個居民區,把擔子一放,吆喝一聲“木匠修舊啰”。鍋蓋修補,凳子、腳桶,甚至馬桶,什么都做,只要有錢賺,還怕臟?

    結婚后,我自己單干。

    有了家,有了兒子,我要承擔一個家庭的重擔,得出去找活。那時流行一句話:有本事出去賺現鈔,沒本事在家割豬草。

    我做木工什么都做,四尺凳,蒸飯桶,新娘子的嫁妝,老人家的壽材,甚至上梁扔“拋梁饅頭”、說討彩的話,我都干。

    我運氣好,舅舅單位要木工,我就進去做臨時工,每月工資56元。食堂有飯,我自己帶米,跟食堂換飯票。

    做了三年,又到北高峰的廣播站,做桌子、凳子、床。那里不領月工資,有活就去,沒活在家務農。

    做好的龍舟船身

    后來經人介紹,我去大學里做木工。活不多,工錢也少,怎么辦?找個居民區,把擔子一放,吆喝一聲“木匠修舊啰”。鍋蓋修補,凳子、腳桶,甚至馬桶,什么都做,只要有錢賺,還怕臟?

    生意好的時候,我一天能賺兩三元。

    再后來到天水橋的一家工廠,也是做木工。我經驗老到了,直接跟機械科科長談價格,比如做條凳子多少工錢。這樣一天能穩賺三四元,憑手藝賺錢,我已經很滿意了。

    工廠不管住宿,我每天走到小車橋,坐6路公交車到古蕩,走小路回家,第二天再坐車進城。有時舍不得花6分錢車票,我就全程走路。到底年輕,累了睡一覺,啥事沒有。

    04

    我去老師傅那里取經。那時,蔣村有三位師傅在做龍舟,我就反復比較,揚長避短,讓自己不斷進步

    改革開放后,端午劃龍舟又受重視了。

    我們從小住在水邊,出了娘胎就會劃船,對于龍舟的喜愛是刻在骨子里的。

    龍舟好啊,但是誰做呢?以前有位老師傅,姓俞,也是做“小木”出身,他做的龍舟沒有人不嘖嘖稱贊的。村里的龍舟只有端午比賽才抬出來,大家都沒看過癮,又寶貝似的抬回去,鎖在大隊室里,不能隨便看的。

    那時候我就想,要是我也會做“小木”,我也做一只俞師傅那樣像模像樣的龍舟,被很多人觀賞和稱贊,那就太好了。

    我做龍舟,沒有師傅教我,就憑記憶。說來也怪,我從小就愛看龍舟,看了就牢牢記在腦子里。

    做第一只龍舟,材料缺乏,經驗也不足。西溪濕地不是柿子樹很多嘛?我便就地取材。做好的龍舟,在屋子里看看蠻不錯了。一到太陽底下,就應了一句老話:自己看看第一,別人看看第七。

    我就去別的老師傅那里取經。那時,蔣村有三位師傅在做龍舟,我就反復比較,揚長避短,讓自己不斷進步。

    一開始是村子里的龍舟賽事需要。我們有5個村子,每個村都有幾只龍舟。龍舟全部出自我們幾個龍舟師傅之手。

    劃一只龍舟要16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我年輕時也被選上過。能在一年一度端午賽龍舟的時節出頭露面,那是相當激動,特別有面子。尤其是站在自己一刀一刀劈出來,一筆一筆顏色題上去的龍舟上,我要格外自豪一些。

    2011年,蔣村街道舉行龍舟龍頭雕刻比賽,我拿了第一名。街道送來一張獎狀,一條鴨絨被。這是我做龍舟師傅的頂級榮譽。

    05

    一只龍舟,從開工到竣工,大約需要60工。其中,龍頭是重頭戲,最費材料,也費時間,起碼要10工

    做龍舟成本高,一般都是預定。付了定金后,再按客戶要求定制。

    我們一般是去安徽購買木材。龍頭選用香樟,樟樹的特點是有清香,不會蟲蛀,木質細密,輕巧耐用,不像松木一刀下去,會翹起來。

    龍舟用松木還是杉木?成本肯定是用松木低,但杉木輕軟,干燥,不翹裂,不易腐爛,有彈性。假如落雪,雪的重量會讓杉木往下壓,但雪融化后,它又會彈回來。這是松木完全做不到的。

    杉木還有天然原木的香氣,做成的龍舟下水后不會沉,會漂浮。從這點看,杉木是做龍舟的首選。

    只是普通的杉木還不夠,要挑像鵝毛一樣有弧度的杉木料,俗稱“鵝毛翹”,而且量要多。如果把筆直的杉木料修成“鵝毛翹”,就要劈掉太多,很浪費。

    一只龍舟,從開工到竣工,大約需要60工(天)。其中,龍頭是重頭戲,最費材料,也費時間,起碼要10工(天)。

    一只龍舟,光是釘子要用33斤。釘子是蕭山一個老鐵匠那里專門定制的,其他店鋪沒有這種做龍舟的釘子。老鐵匠70多歲了,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跟他說清楚,他就按我們的要求打出來。

    塞縫隙的麻絲要用3斤,石灰20斤,生桐油10斤。龍舟上還要插180面旗幟,我們叫旗桿。

    整個龍身加龍頭,有1000斤重。

    06

    給龍舟上顏色,像繡花,急不得。一種顏色就是一道工序,10種顏色就要10道工序

    良渚街道得知蔣村的龍舟文化搞得好,來訂的多。去年,我給良渚杜甫廟做了兩只龍舟。

    一只叫“半天裝”,配上龍角,龍臉頰,龍下巴,龍舌頭,還有頭上的照妖鏡,最后裝上畫龍點睛的兩只眼睛,生龍活虎的效果就出來了。

    另一只叫“赤膊船”,比“半天裝”簡單點。好比一個是主角,一個是配角。

    龍舟上,插在帥旗上的叫“呂布槍”。帥旗和“呂布槍”都有3米高。還有3頂大梁傘,24頂小梁傘,梁傘上有獅子、仙鶴、白象的圖案。這些都是按照過去的龍舟照做的,一個也不能少。

    給龍舟上顏色,像繡花,急不得。一種顏色就是一道工序,等油漆干了,才能上第二道。10種顏色就要10道工序。油漆氣味重,上色要戴口罩。

    劃槳上也有字,一面是“龍舟勝會”,一面是“杜甫廟”,五顏六色的,那真的很漂亮。

    下水比賽的龍舟,前面擺舵的劃槳特別大,長度有2米,寫的是:龍飛鳳舞。后面搖尾巴的劃槳稍微小點,寫的是:國泰平安。

    算成本的話,一只龍舟的工錢就要9萬多元。

    等全部弄好,就剩下安裝。龍舟是大物件,每個部位都講究工整,一把90°直角尺,一把45°斜角尺,是必備工具。

    龍脖子如果對不齊,龍頭就不正了,那就要返工。顏色上錯了,也不能交貨,一定要看著舒服才行。

    07

    我是真心喜歡木頭,看到就親切,一輩子都和木頭打交道,是好朋友了

    不管晴雨下雪,白天我都在晴川街107號的木工作坊。龍舟也在這里做。

    天冷下來,我就用多下來的木料,燒一爐子火,手就不冷了。

    我這里電鉆、刨子都齊全,平時村里人也會過來,我就做些零活。比如做幾把龍舟上的槍,上面要貼錫紙和纓穗,有時也幫人做月餅和蛋糕的模具。

    我是真心喜歡木頭,看到就親切,一輩子都和木頭打交道,是好朋友了。

    你問我收不收徒弟?這個不好說。龍舟的業務是等客上門,沒保障的。

    再說現在的孩子,誰肯學這個冷門手藝?我的孫子孫女,大學畢業都做服裝、搞設計去了。木匠難學,起碼要做三年學徒。

    有人問我,做龍舟有沒有圖紙?沒有的,我是木匠出身,不用圖紙,雕花也沒有畫底稿的習慣。

    我做龍舟15年了,前前后后做了100多只,看見一截香樟木頭,不用出圖,不用彈墨線,都在我腦子里。

    我兩個弟弟也會做龍舟。龍舟裝旗幟那幾天很忙,每一面旗都要穿到細竹竿上。我們三兄弟各忙各的,說話時間都沒有。

    四弟朱杏潮

    一切停當,讓客戶過目,滿意才拆卸,運走。這才算完成。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蔣村沒組織龍舟比賽。其實去年算舉行過,場面不大,但也鑼鼓鞭炮的,前來觀看的人還真不少。

    今年好多地方都在準備端午的龍舟賽,這是我們做龍舟的人最開心的事。我最近又新做了一只龍舟,是良渚街道來定做的。

    只要我這身老骨頭還能做,一直有訂單做,我和兩個兄弟就把龍舟一直做下去。

    END

    關鍵詞: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成年人免费网站|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