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 姚瓊)6月16日,大荔縣舉行2023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暨大荔縣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平臺揭牌儀式。
在大荔縣趙渡鎮雨林村黃河河畔,滿載魚苗的貨車有序排開,放流滑道臨水搭建,工作人員依次領取放流桶,將一批批活蹦亂跳的魚苗投放到黃河,魚苗由放流槽跳入水中,隨著水流游向各個方向。此次增殖放流共投放魚苗20萬尾,其中本地鯽魚3.5萬尾、黃河鯉8萬尾、鰱魚8萬尾,中華鱉0.5萬只,有效促進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據了解,設立增殖放流平臺,舉行增殖放流活動,是大荔縣今年人工增殖放流、養護漁業資源的系列活動之一,是保護黃河漁業資源、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大荔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站位率先建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全域推進養殖尾水治理,采取了一系列修護保護措施,去年11月,大荔縣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全縣健康生態漁業向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
大荔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強化執法監管,切實加大漁業資源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非法捕撈行為,維護水域良好的生態環境,確保放流活動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