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綿竹市2023年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隆重召開。這已經是本項會議連續舉辦的第26個年頭。一場地方的民營經濟會,竟不間斷地舉辦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由此可見德陽綿竹當地對民營經濟的重視程度。
為何綿竹如此重視民營經濟?為何綿竹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上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這歸功于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而在“拼經濟、搞建設”的熱潮下,在“采取更直接更管用的干貨措施”方面,綿竹市稅務局從三個“人”字上著手,助力當地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加速激發當地民營企業這一“經濟細胞”的活力。
(資料圖)
立足稅收體驗 做企業的“貼心人”
“親愛的納稅人繳費人大家好,歡迎來到綿竹稅務直播間……”近年來,綿竹市稅務干部化身政策“帶貨主播”,不僅將惠企助企春風吹到了民營企業,也有效解決了線下稅收宣傳人員集中困難、時間協調困難等問題。自2021年開播以來,共開展直播16場,吸引10萬余人次在線收看,獲得1.5萬條點贊,線上解答觀眾納稅疑問350余次。
線上的直播干貨滿滿,足不出戶就能掌握最新稅收政策。線下的“楓橋式”稅務分局,則用柔性執法、人性化調解打通了服務民營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綿竹市建筑行業某公司作為購貨方,與某金屬制品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并約定在實際貨物交易后開票。但由于銷貨方當事人離職,銷貨方遲遲無法開具發票。“我第一時間想到稅務局,他們肯定能給我解決。”購貨方負責人顧先生回憶,“楓橋式”稅務分局的調解員介入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致,成功開具17萬元值稅發票。
今年以來,綿竹市稅務局還打造了集稅情收集、稅費服務、綜合調解、法律救濟、權益保護、風險防控6大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解共享平臺,成功調解稅費矛盾27件,矛盾糾紛調解滿意度均達100%,實現了“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綿竹局、矛盾不上交、爭議不擱置、服務不缺位”的工作目標。
立足稅費政策 做企業的“知心人”
綿竹市的民營企業,還有“管家”服務。由稅務師組成的“惠企直通”專家團隊、青年干部組成的“青稅管家”團隊,對民營企業的涉稅需求進行量體裁衣,提供全方位、高質量、個性化的“管家式”專屬服務,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創新能力后勁不足、成本高等難題,助力民營企業跑出加速度。
“今年,我們打算將一款具有綿竹特色的方便食品推廣至全國,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四川旺福王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剛說,前期,受疫情影響,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銷路不暢,資金周轉困難,綿竹市稅務局派出的“三師”稅務惠企直通車搭載“三師”惠企服務團,及時精準送達了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幫助其渡過了難關。
“我們的水蜜桃個頭大、又紅又甜、滿口爆汁,深受消費者喜愛。”綿竹吉祥龍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真說,“別看今年行情好,前幾年水果生意根本不好做,還好‘青稅管家’為我們送來了定制款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禮包,去年光是增值稅就減免了8萬元。”
立足稅惠共治 做企業的“暖心人”
除“一對一”的貼心服務外,企業更多感受到的是真金白銀的支持。
綿竹市稅務局以“春雨潤苗”專項活動為契機,不斷深化“銀稅互動”,聯合綿竹農商銀行、四川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德陽分公司、綿竹市工商業聯合會共同開展“走千訪萬 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這一舉措幫助民營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降低了融資成本,為其長遠發展送去了“及時雨”。
“我們通過‘稅銀互動’成功貸款150萬元。”四川科興潤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唐先生說,公司原本打算趁今年旅游消費回暖,打造一個集觀賞、垂釣于一體的養殖參觀園,但資金周轉出現了困難。走訪中,稅務干部和銀行工作人員利用企業納稅信用等級,打通了與銀行間的信息交換通道,幫助其成功貸款。
目前,綿竹市稅務局正發揮各方協作力量,讓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和創新服務舉措及時惠及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合力提升營商環境。今年截至目前,共實現銀稅貸款89筆、1.15億元。
“營商環境的成效怎么樣,納稅人繳費人最有發言權、評判權。”綿竹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江明表示,將堅持以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為導向,優服務、助發展,積極探索服務民營企業新模式,為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增添“稅動力”。(聶宏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