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相信說起《詩經》大家都不陌生,在學生時代都曾背誦過里面的經典詩歌。我們曾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優美所打動,也曾因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鼓起勇氣向愛慕的姑娘表白。
誦讀《詩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喜歡的篇章,或是因為哪一句引起共鳴,或是因為哪一句讓你想起曾經的某個瞬間。而筆者最為喜歡的篇章當屬《采薇》,這是一首流傳近3000年的經典,其中4句美得令人心醉,出神入化回味無窮。以下節選這首詩最精華的末尾8句,讓我們感受《詩經》的魅力。
《小雅·采薇》-(節選)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一章的白話譯文如下:遙想當年我出征的時候,楊柳在風中飄搖。而今在我回來的路上,大雪紛飛在天空中飛揚。走在路上泥濘難以行走,歸途漫漫,又饑又渴。我的內心充滿傷悲,但是誰又能體會到我的哀傷!
《采薇》共有六章,而這正是第六章,也是整首詩歌的點睛之筆。這首詩歌整體上采用的是回憶式的敘寫手法,而這第六章正是從回憶轉回現實的篇章。前四句以今昔作對比,通過風景的變換寫出歸人的心緒變化,當年出征的時候風和日麗,微風吹著楊柳,好一幅美好的場景。而現在歸來途中,風雪交加,饑寒交迫,讓人想想就是滿滿的心酸。
從“楊柳依依”到“雨雪霏霏”,是季節的變換時間的流逝,也是情境的不同?!皸盍庇兴蛣e之意,說明當初走的時候還有人送行,但是現在回去,又有誰在等待呢?一別經年,兩不相知,昔日的佳人是否還在等自己,家中親人是否一切安好,都讓人憂心不已。
在這樣艱難的歸途中還家的戍卒不僅要歷經艱難,還要忍受心理上的憂慮,“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已經在歸家途中,不應該是內心歡欣么?為何心中還有哀傷?一方面是戰場上有些袍澤永遠回不來,另一方面是“近鄉情怯”的矛盾心情,這樣的五味雜陳尤其是傷悲就能夠簡單概括的。
回家本是件再開心不過的事,但歷經磨難后,誰又能輕輕松松重回故土,與其它故鄉詩相比,這首3000年前的《采薇》才是最真實的。它不矯揉造作,也不炫技,讀來卻覺得寫得出神入化,讓人回味無窮,這一切都源于它抓住了世間最真切的感受,這也是它能流傳幾千年的原因。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