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昨天介紹,今年以來,我國高溫日數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全國共發生4次區域性高溫過程,具有出現時間早、影響范圍廣、極端性顯著等特征。其中,6月華北、黃淮高溫現象最為突出,北京高溫日數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河北、天津為次多。京津冀和新疆4省(區、市)6月平均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高。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盛夏,我國華北、華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還將出現階段性高溫過程。
6月29日以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遭遇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湘西州的古丈、保靖、永順三個縣不同程度受災。圖為在古丈縣巖頭寨鎮草潭村,志愿者協助村民清理家中受損家具。新華社發
區域性高溫比常年早了16天
今年以來(截至6月30日),我國平均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的天數)為4.1天,比常年同期的2.2天多了1.9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與常年同期相比,華北東部、華東北部、華南西部、西南地區南部及新疆南部、內蒙古西部等地偏多5至10天,局部地區偏多10天以上。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4次區域性高溫過程,分別是5月28日至6月5日、6月6日至12日、6月14日至17日、6月21日至30日。全國有301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標準,云南巧家(44.4℃)和元謀(43℃)、北京湯河口(41.8℃)、河北廊坊(41.6℃)等110個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5月28日至6月5日首次區域性高溫過程,比常年偏早16天。
6月華北多地頻現極端高溫
6月,華北地區(京津冀魯豫)高溫日數為9.8天,較常年同期多了5.2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4多。北京高溫日數(13.2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6月14日至17日和6月21日至30日兩次區域性高溫過程主要影響華北地區。6月14日至17日,華北地區有44個國家站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40℃,35℃及以上高溫覆蓋面積達37.1萬平方公里,其中40℃以上1.7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2億人。6月21日至30日,我國出現今年第4次區域性高溫過程,為今年以來最強。華北地區高溫極端性強,北京湯河口(41.8℃)、天津大港(41.8℃)等22個站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有124個國家站超過40℃。6月22日至24日,北京南郊觀象臺連續3天氣溫達到或超過40℃,城區高溫時長超過40小時,6月22日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達41.1℃。
近10年來(2014至2023年),華北地區共發生10次區域高溫過程。從多個指標綜合來看,今年6月21日至30日的高溫過程綜合強度為今年以來最強,極端性是近10年來6月最強。
華北黃淮還將迎持續高溫
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上旬華北東部和黃淮北部等地仍多高溫天氣。7月5日至8日,華北、黃淮等地將出現一次持續高溫過程。7月6日至9日,江南東部、華南東部有高溫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7月至8月,我國華北、華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2℃,還將出現階段性高溫過程。
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11省區市將現大到暴雨
中央氣象臺今天6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今天8時至4日8時,山東中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河南東部和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陜西南部、重慶、四川東部、貴州西北部、云南東北部以及廣東西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河南南部、重慶北部、四川東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毫米至16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毫米至50毫米,局地可超過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記者昨天從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獲悉,7月1日以來重慶有12個區縣遭遇暴雨,有兩條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據監測,7月1日8時至昨天8時,重慶大部地區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到大暴雨。沙坪壩、北碚、渝北等12個區縣遭遇暴雨。受降雨影響,重慶合川區柏水溪、北碚區黑水灘河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璧山區梅江河、合川區代峨溪、渝北區御臨河等26條中小河流出現1米至6米漲水過程,最高水位未超警戒水位。 據中國天氣網 新華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