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洋網訊 昨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防范不良中介機構影響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的函》在其官網發布。根據函件,近期,省工信廳收到有關部門、地市和群眾反映,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中,有不良中介機構捏造“包過”“綠色通道”“可以修改專家審核結果”等虛假信息,甚至冒用政府名義舉辦論壇活動等違規行為。
省工信廳在函件中表示,不良中介機構的違規行為,嚴重破壞了正常的培育工作秩序,引發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各相關企業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各地要加強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相關論壇活動的監督管理,對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主辦的活動加強內容審核,對其他單位主辦的活動加強跟蹤監督,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堅決制止打擊冒用政府名義舉辦專精特新相關論壇活動或對專精特新企業發榜、評選、表彰、授牌、發證等事項,一經發現,絕不姑息,嚴肅追究相關機構法律責任。要積極受理舉報,依法依規處理不良中介機構欺詐、分成等干擾申報秩序、侵害企業權益的行為。
省工信廳在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優質中小企業遴選工作中,一貫秉持公平公正原則,按程序開展評價、認定和推薦,從未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開展相關工作,也不收取任何費用。申報專精特新,企業只需對照認定標準,如實填報相關信息和提供佐證材料即可,不建議企業通過中介機構協助申報。企業申報沒有特殊通道或捷徑,不要聽信任何正式通知以外的傳言。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徐雯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