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939期】
8月14日下午,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飛沖天,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是繼8月13日凌晨成功發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次奪取的新勝利。時間間隔僅1天,西昌發射場連續組織實施2次航天發射,航天工作者們承壓奮戰、連續奮戰、堅守奮戰,拼出了中國航天“加速度”。
據悉,今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文昌兩場還將執行多次航天發射任務,下半年將持續保持高密度發射頻率。
“執行發射任務用時間隔是反映航天發射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我們全面提升航天發射能力,持續優化測試發射流程,目前,多星多箭并行測試模式已日趨成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領導介紹。
強化使命擔當,勇于創新突破。近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持續深化世界一流航天發射場建設頂層設計,聚力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拓展形成了長征二號丁、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改、長征八號、長征十一號、快舟一號甲等6型火箭的測試發射能力,中心年發射能力已提升至25次以上。
以百分之百成功率,提前半年實現北斗全球組網;圓滿完成天和、問天、夢天和天舟等任務,助力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以“零窗口”發射嫦娥四號、五號月球探測器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推動我國深空探測由地月系向行星際跨越;發射數量約占我國同期發射總數的40%、投送載荷總質量的77%,并成為我國率先突破200次大關的發射中心……這些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全體科技人員牢記“再接再厲、更上層樓”指示要求,越是艱險越向前、加速奮進譜新篇,為建設世界一流航天發射場、建設航天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
堅持面向世界航天發展前沿、面向國家航天重大戰略需求,面對后續執行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任務、探月工程四期、載人登月、行星探測等國字號工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持續優化發射任務組織指揮模式,加快推進任務流程顯化、數據處理分析、智能輔助決策等手段建設和無人值守、故障智能診斷等先進測試發射技術應用,穩步推進發射場作業模式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逐步實現測試發射技術大幅提升的目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