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不斷探索非遺保護的新路徑,推動傳統文化元素的市場化運作,通過“非遺+研學”融合新模式,促進研學游的發展,也讓非遺在旅游中得到了活態傳承。
近日,元江縣社科普及志愿服務隊澧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國家級傳統村落、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者嘎村開展以“多彩夏日 快樂暑期”為主題的親子非遺+研學游活動,青少年走進傳統村落,學習傳統民族文化,體驗傳統民俗文化并能親身體驗民俗、非遺制作。
活動共吸引25組家庭隊伍70余人參與。在者嘎村,社科普及志愿者唐明華為大家講解了元江的歷史發展與者嘎的民族文化,該村特有的非遺項目傣族織錦、舞獅、蒙面情歌等傣族文化及民俗活動。在蒙面情歌廣場,者嘎村的傣族小仆少們還為家長和孩子們唱起悠揚婉轉的蒙面情歌;隨后大家走進者嘎土掌房核心保護區,體驗了織布機、紡線機,并在社科普及志愿者的指導下編織了五彩絲線手環,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提線、繞線、拉花,不一會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車俊穎小朋友中說:“我非常喜歡今天的活動,不僅學到了許多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還交到了新朋友”。“非遺研學活動讓我們的孩子開拓了視野,在寓教于樂中了解了許多非遺文化知識,希望這樣的活動越辦越好”。家長代表李蕓說道。
元江縣在青少年非遺傳承中,不僅打造傳統的“非遺文化進校園”課堂教學模式外,還通過親身體驗、參觀與學習一體化,文旅融合等方式的非遺研學游新課堂,進一步提高了青少年非遺保護意識,讓青少年走進非遺感受非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爭當非遺傳承守護人,在建立起文化自信的同時,也能將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在保護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豐富鄉村文旅內涵,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