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2023Q2,公司單季度營收同比實現轉正,環比大幅改善,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幅度超100%,主要源于下游需求逐漸復蘇,公司稼動率逐季改善,毛利率逐漸修復。展望未來,下游消費電子需求有望溫和復蘇,行業景氣度緩慢回升,公司傳統的載帶業務將逐季改善;此外,公司的膜材料類中,離型膜產品在日韓客戶的驗證仍在有序推進,肇慶基地產能將于四季度開始投產,流延膜二期項目也在穩步推進,隨著客戶驗證通過及未來產能的逐步市場,我們堅定看好公司未來的成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件
公司發布2023 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業績符合預期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3 億元,同比增長0.09%;實現歸母凈利潤1.00 億元,同比下滑8.44%;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0.99 億元,同比下滑7.09%。
2023 年單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5 億元,同比增長5.33%,環比增長31.27%;實現歸母凈利潤0.69 億元,同比下降11.23%%,環比增長118.3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0.68 億元,同比下降8.45%,環比增長119.44%。
簡評
電子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二季度營收環比大幅增長2023 年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5 億元,環比大幅改善,增幅達31.27%,主要原因為:1)電子行業景氣度逐季回升,下游客戶庫存去化結束后逐漸拉貨;2)新能源、智能制造、5G 商用技術等新產業的逐步起量為電子元器件行業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長點;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低使得公司賬面美元存款及應收賬款產生一定匯兌收益。
分業務看,上半年紙質載帶、膠帶、塑料載帶、膜材料等四大主要業務實現營收分別為4.78/0.97/0.45/0.61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04%/0.26%/-21.62%/30.05%。各項主要業務除塑料載帶均同比有所提升,其中是膜材料同比有較大幅增長,主要因鋁塑膜用流延膜處于滿銷滿產狀態,公司已成為國內諸多頭部鋁塑膜企業合作伙伴。
23Q2 綜合毛利率環比持續改善,財務費用率受益于匯兌收益大幅下降23Q2 綜合毛利率為33.80%,環比Q1 提升1.39pct,延續了兩個季度的改善趨勢,主要原因為下游需求逐步復蘇,公司各產線的稼動率逐步回升帶來的成本攤薄。期間費用率方面,23Q2 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87%/9.18%/8.22%/-6.96%,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相對環比一季度相對穩定,公司賬面美元存款及應收賬款產生了的匯兌收益使得公司財務費用率環比大幅下滑。展望未來,公司毛利率仍有改善趨勢,期間費用率整體將保持穩定。
傳統業務穩步推進,離型膜、BOPET 基膜產能持續擴充傳統產品包含紙質載帶、膠帶、塑料載帶等,各項產品產能穩步擴張。紙質載帶上,公司將繼續保持高品質和高市占率,一方面順應小型化趨勢,優化產品結構;另一方面降低生產制造成本,進行產能擴充,公司第五條電子專用原紙生產線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3Q4 開始試生產。膠帶業務上,為配合電子專用原紙的擴產,相關配套膠帶產能也在逐步提升,“年產420 萬卷電子元器件封裝專用膠帶擴產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新增生產線已陸續投產,目前年產能已達325 萬卷,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配套能力,打造一站式服務廠商。塑料載帶方面,公司實現了精密模具和原材料黑色塑料粒子及片材的自主生產,部分客戶已經切換使用公司自產的黑色PC 粒子及自制的片材。目前公司擁有各類塑料載帶生產線80 余條,產能進一步提升。
新業務:離型膜產品及應用領域逐漸豐富,產能持續擴充。產品方面,公司成功開發出MLCC 離型膜低粗糙度產品及中高端偏光片離型膜,其中MLCC 離型膜實現了向國巨、華新科、風華高科、三環集團等主要客戶的穩定批量供貨,在韓日系大客戶處驗證及小批量試用也在按計劃有序推進。產能方面,公司將廣東肇慶生產基地離型膜產能由原計劃的年產能1 億平米提升至年產能2 億平米,其中一期產能1 億平米包含兩條線,第一條線將于2023 年底前進入試生產,第二條線將于2024 年上半年試生產。此外,公司正持續推進光學級BOPET膜及流延膜生產項目,項目設備已經預定,預計將于2023 年年底進行設備安裝,項目達產后公司流延膜總產能將實現翻番達到年產6000 噸。
盈利預測與估值
展望23H2,三季度通常為消費電子旺季,公司傳統產品需求環比有望溫和改善,此外MLCC 離型膜產品在日韓大客戶端驗證有序進行,未來隨著產能逐步釋放,將成為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營收為17.65/24.64/34.12 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42/4.35/6.15 億元,yoy+45.81%/+79.72%/41.38%,對應P/E 為45.72/25.44/18.00 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 外部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及行業經營環境變化的風險。近年來外部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劇增,國際貿易爭端仍在持續且走勢不明,當前經濟增長面臨著嚴峻挑戰,不排除未來在全球經濟波動時,消費者取消或推遲購買電子產品導致相關電子產品產銷量下降,功能性器件的市場需求隨之萎縮給公司帶來經營風險。
2. 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基本保持在70%左右,其中木漿占紙質載帶生產成本的比例為45%左右,為公司最主要的原材料,公司木漿主要來源于智利、巴西等國。除木漿外,PET 薄膜、未涂布薄紙、聚乙烯、PC 粒子、聚酯切片等亦為公司主要原材料。公司主要原材料大多為大宗商品,價格易受匯率、國際原油價格等各種宏觀因素影響而呈現較大幅度波動,導致公司生產成本管理難度較大。加之國外進口原材料供應不確定性加劇。若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發生大幅波動,可能導致部分上漲成本無法傳導至下游,進而影響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3. 匯率波動的風險。銷售方面,公司外銷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大,且存在以美元結算的情形,美元匯率波動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產品價格和營業收入。采購方面,公司進口木漿金額占公司采購總額的比例較大,該類采購以美元結算,美元匯率的波動會對公司成本造成一定影響;公司向日本進口電子專用紙,以日元結算,日元匯率波動對公司成本也有一定影響。另外,匯率波動會對公司匯兌損益產生一定影響。盡管公司采用調整產品價格、利用套期保值工具等措施防范匯率波動風險,但若未來外匯匯率出現較大波動,仍可能影響公司毛利率水平和匯兌損益,并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4. 盈利預測假設不成立風險。盈利預測基于公司下游MLCC 行業復蘇,且公司離型膜產品驗證順利,產能未來能按計劃釋放,但是以上假設均于預期的可能,從而導致公司營業收入低于我們假設。基于上述風險的考慮,在目前假設條件的基礎上,對公司產品的營業收入進行敏感性分析,定量分析假設條件對歸母凈利潤的影響程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