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久前,綦江區和重慶師范大學共同打造的“新時代長征路上的青春”大型藝術思政課在石壕鎮開講,以綦江紅一軍團司令部舊址為課堂,講臺變成舞臺,師生和當地群眾化身演員,通過情景詩朗誦、情景劇、民謠、快板書、現場訪談等形式進行沉浸式“授課”,創新了“大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新時代長征路上的青春”大型藝術思政課現場。張靜 攝
這并不是綦江區與重慶師范大學的第一次合作。近年來,綦江區與重慶師范大學合作共建,利用相關優勢學科資源,搭建校地合作平臺,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推動人才與地方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在此期間,重慶師范大學相關團隊多次赴綦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和學生返鄉實踐,為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重慶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學生為石壕鎮萬隆村小朋友帶來科技小課堂。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互聯網+產業”是重慶師范大學實踐團隊的重要服務內容。當了解到石壕鎮農產品銷售渠道受限,發展受到制約時,實踐團隊幫助鎮上開通了第一個抖音商鋪,完成了首次高山糯玉米直播帶貨,幫助農民搭上“直播帶貨”這輛快車,實現農特產品直播帶貨從無到有的轉變。
“以前也有人來搞過,但沒有成功就離開了,這次重師的學生們來做得很成功,以后我們在地里也能網上賣貨了?!庇衩追N植戶張元均坦言,拓寬了網上的銷售渠道,大家對未來的發展也更有信心。
重慶師范大學學生幫助村民直播賣貨。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校地合作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雙方資源配置、要素優化、產教融合等方面的同頻共振。作為重慶師范大學長期的社會實踐基地,綦江區全力做好配合工作,聘用重師大學生為“云上村干部”,為鄉村基層工作人員和青年農民帶去新時代電商助農的新理念和新技能,充分發揮校地合作協同育人效應。至今,大學生“云上村干部”還在遠程指導新農人開展線上學習,教青年農民學“互聯網+跨境直播”,讓農產品走向世界,提振鄉村活力。
下一步,綦江區還將與重慶師范大學在鄉村振興、教育提質、電子商務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在要素互通上完善機制,在融合發展上協同創新,實現同頻共振、共同成長,奮力譜寫攜手共進的校地合作新篇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