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企業合規專業協會日前落戶前海并正式揭牌,今后將為深圳企業合規示范區建設提供新的推動力。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第十項原則專家組成員、國內知名合規專家王志樂任首屆會長。
“把握國際通行規則才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論是粵港澳大灣區,還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要成為世界級的區域,必定要與國際接軌的。”王志樂認為,現代經濟是法治經濟,而法治經濟在具體操作中就是合規的經濟。
“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才能推進高水平開放”
(資料圖片)
2021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印發的《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深圳打造企業合規示范區。
2022年5月,深圳市企業合規協會開始啟動籌建。2023年2月26日,深圳市企業合規協會召開了第一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出理事會和監事會。2023年5月26日,深圳市企業合規協會正式登記成立,并于近日正式揭牌。
該協會由王志樂聯合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集團公司、深圳大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聯洲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跨國企業合規管理研究院、深圳市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深圳市鵬城法律合規研究院、深圳國立商事認證中心、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嘉得信律師事務所、泰和泰(深圳)律師事務所、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等機構聯合發起。
協會創會會員達166個,包括大型國企、知名民企、高校、研究機構、標準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商協會機構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只有把握國際通行規則才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未來的開放是制度型開放,包含規則、制度、管理以及標準等。”王志樂說,國際通行規則往往體現了先進國家在全球市場經濟發展中對市場經濟規律的把握以及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才能夠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對中國政府而言,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能夠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王志樂認為,企業合規是一個全方位的概念,不是簡單的遵規守法,而是一種現代的管理,包含了組織的自愿選擇。“我們要建立有效的合規體系,而不是讓合規只停留在紙面上。”王志樂希望今后能推動更多企業意識到合規對其自身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是決定性的,讓更多的企業從要我合規,走向我要合規。
協助制定深圳企業合規發展規劃
值得關注的是,協會落戶于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這也是目前內地法治領域最開放的區域,已引進六大類182家法律機構。
其中,前海法院適用域外法審理案件共184件,包括適用香港法審理121件、全國最多;深圳國際仲裁院適用域外法案件123宗,2022年案件總爭議金額1272億元,亞洲第一、全球前三;全國16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有8家入駐前海;率先開展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美國斐銳、美國布林克斯、英國夏禮文3家律師事務所在前海落戶駐深圳代表處。
王志樂認為,高開放度有助于深圳探索企業合規。“香港是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平臺,無論是外貿進出口、現代服務業,還是企業‘走出去’,香港都更加熟悉和通曉國際規則和業務,其經驗值得學習。”
據悉,該協會獲準設立后,已先后走訪了深圳市新材料協會、深圳市智能制造協會、深圳市照明協會等組織和邁瑞醫療器械公司、百富集團等企業,了解其對合規管理的需求,并據此著手組建“廉潔合規、知識產權合規、財稅合規、數據合規、涉案企業合規、行政合規、反洗錢合規、貿易合規、發壟斷合規”等專業委員會。
同時,遴選國際國內知名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組建高起點、國際化的專家顧問委員會,現已有20余名專家入庫。
接下來,協會將協助制定深圳企業合規發展規劃,協助制定企業合規有效性標準和企業合規師標準;指導會員單位按照企業合規要求進行規范化建設,并開展企業合規人才培訓,以及定期舉辦企業合規高峰論壇,發布深圳企業合規建設白皮書,全面推動深圳企業合規示范區高質量建設。
南方+記者 張瑋 曾子航
【作者】 張瑋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