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李敏 德州報道
6月27日,“中國式現代化的德州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專題天衢新區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天衢新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王濤介紹鄉村振興文化振興有關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天衢新區加強頂層設計,聚力創新發展,不斷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著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提檔升級
實現“五有”標準全覆蓋。天衢新區已建成鎮街文明實踐所5處,社區(村)文明實踐站127處,實現鎮街社區全覆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平臺,強力推進鄉村文化服務活動建設,進一步提升全民文化素養,筑牢文化自信。“五為”志愿服務精準匹配、常態長效。全區現有400余支志愿者服務隊伍,隊員8萬余人。結合各自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為老百姓解決困難、舒緩身心、提高素養。
深化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
天衢新區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意識形態工作專項考核,作為評選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前置條件,召開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推進會,開展移風易俗風險點排查、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等行動,累計開展180場移風易俗活動,通過線下推廣、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全區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文化惠民演出活動亮點紛呈
目前,天衢新區建有德州市文化館天衢新區分館,區內鎮(街、辦)全部建成綜合文化站,并達到三級以上標準,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100%。全區所有村、社區都建有室內外活動場所和文體隊伍。為農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精神食糧,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2023年,1至6月份新區共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000余場,其中文化進萬家活動850余場、黃河大集活動80余場,“一年一村一場戲”演出活動84場,非遺進鄉村活動60余場。高標準開展“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建立以非遺為主的“山東手造”項目庫,入庫項目125項,建成“山東手造”展示中心1家、展銷專區23處,建成非遺工坊12家,位居全市前列。
鄉村旅游實現高質量發展
天衢新區把文旅產業作為集聚資源要素、刺激經濟復蘇、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推動鄉村旅游提檔升級。依托趙虎鎮和抬頭寺鎮著力打造鄉村旅游集群片區。深入挖掘現有的葡萄、杏、西瓜等農業資源,讓更多的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推動鄉村旅游品質化發展。創新“露營+旅游”模式,推出一批精品露營地,全區開營露營地7處,220余個營位,每處露營地都與景區、生態、人文旅游資源進行了緊密結合,露營特色突出。開展一批精品節慶活動。打造好艾家坊大集、袁橋大集等系列黃河大集品牌。以“鄉村踏青游”為主題,聚焦田園踏青、特色采摘、文藝展演等三大主題活動和山東手造、文創產品、非遺產品等“六品下鄉”,創新“線下大集+線上帶貨+宣傳推介”的方式,借助傳統鄉村大集和線上平臺,廣泛開展促進消費活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