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央廣網8月14日報道,當日上午,許多網友反饋稱,河北電信在凌晨突然扣費,扣費金額多為用戶當月套餐的雙倍費用。更有不少人表示,因突然的大額扣費,自己的手機號碼已經欠費停機。
對此,中國電信客服回應稱,由于系統升級,導致全省部分用戶話費余額顯示異常,工作人員正在緊急處理中,不會影響正常使用。
手機是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一旦欠費停機,將會對正常通話和上網需求造成很大影響。所以,部分網友收到扣費通知后第一時間補繳話費,就是為了保證手機能時時“在線”。
然而,與用戶急切的心情相比,官方回應卻姍姍來遲。從網上的帖子看,扣費時間多為凌晨兩、三點鐘,而電信客服回應時間為上午9點左右。在大約6小時的時間里,“人工客服熱線打了幾十遍也打不通,線上人工客服也聯系不上”,客服莫名“失聯”引起了諸多吐槽和不滿,這也合情合理。
按道理,用戶被扣了這么多錢,系統升級出了這么大的故障,官方理應在第一時間出面解釋、道歉,并說明將如何修正扣費系統,彌補用戶的損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24小時熱線“掉線”數小時,僅憑客服模板式的話術回答消費者的疑問。
更何況,“系統異常”為何總是多扣費,而不是多加錢?在進行系統升級之前,技術人員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測試和預案?“系統異常”到底是哪里異常?對被誤扣費的消費者又該怎樣彌補?這些問題還有待電信方面來作進一步回答。其他運營商也應引起重視和警惕,系統能偶爾“脫線”,責任時刻不能“掉線”。
此外,人們對事件的關注和討論背后,還有對運營商扣費不透明的擔憂。過往多起案例中,運營商誘導訂購付費服務、捆綁增值項目、不通知扣費等情況不在少數。這次大范圍、大額的扣費操作被及時發現,那么平時小額的、小范圍的扣費該怎樣及時察覺?畢竟,又相對專業,再加上信息不對稱,那么就會多有疑慮。
想要得到用戶諒解,就要有足夠的誠意。我國三大運營商,無論是誰,都必須重視用戶反饋與訴求,以積極高效的應對方式,保障用戶權益的責任,才能長久地維持與用戶之間的信任和相互支持的關系。
(作者:韓靜 ,來源:正觀黃河評論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