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一則“烏龍”舉報材料將國內混凝土管樁龍頭——三和管樁(003037.SZ)加碼長三角的戰略布局和盤托出。
近日,中國建材報收到一份舉報材料。舉報材料指出,江蘇省宜興市鼎業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下稱“鼎業新材”)假冒上市公司產品,廣東三和管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和管樁”)的商標“三和”出現在小廠批量加工的管樁上。
對此,經與三和管樁董辦人員進行核實,對方表示,公司與鼎業新材確有委托生產合同正在履行,該合同中明確約定甲方(三和管樁)派出技術人員駐場全程監控乙方(鼎業新材)工作,對產品質量全程監督、控制、檢驗,即對產品質量嚴格把控。此外,該合同中明確約定,乙方加工生產的管樁產品經檢驗合格后打上“三和”商標,未經檢驗或檢驗未合格的,嚴禁打上“三和”商標;凡是印有“三和”商標的管樁,乙方不得自行銷售。乙方不得將甲方提供的“三和”商標用于非甲方委托加工產品上,否則構成注冊商標侵權,承擔法律責任。
三和管樁內部人員稱,當公司綜合考慮運輸半徑和自有產能分配時,會有委托生產訂單產生,其業務量占公司整體業務比重較低。公司的委托生產方式從材料端-生產端-出貨端嚴格把關委托生產商產品生產全流程,此前并未出現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
資料顯示,三和管樁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配送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生產和集團化運作的企業之一。根據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自統計以來發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度,公司連續十年產量排名行業第二。
全景網關注到,三和管樁于2023年5月16日發布公告,中國證監會同意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本次募集資金將用于浙江湖州年產600萬米PHC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智能化生產線建設項目、江蘇泰興PHC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生產線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三和管樁新生產線的建成有利于擴大公司生產規模,填補公司在長三角相關地區的市場空白,提高公司產品的生產效率和交付能力,通過產銷協同更好服務地長三角區域各類國家重點工程,進一步發揮規模效應。
需要提及的是,在加碼長三角市場的同時,公司經營也邁著穩健的增長步伐。根據公司于年7月14日披露的業績預告,三和管樁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4800萬元–6200萬元,同比增長82.55%–135.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3500萬元–4900萬元,較上年同期預增99.15%–178.81%。對此,三和管樁表示,20023年1-6月,公司聚焦發展主業,一方面通過充分發揮“三和”品牌和規模優勢,積極拓展市場,實現了產銷量和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特別是受益于光伏市場持續向好,光伏項目的管樁銷量同比增幅明顯;另一方面通過持續推動降本增效,不斷優化內部管理,提升了綜合毛利率水平,從而有效推動了公司的業績穩步增長。(全景網)
本文源自:全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