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見習記者 主余鳳
8月21日,臨沂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2023年,蘭陵縣將繼續錨定“交通強縣”建設目標,鑄牢四大體系,強優勢、補短板、提服務,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繪就交通發展的新藍圖。
規劃內通外聯的立體交通體系,全力推進水陸空協同發展。協同推進立體大交通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濰宿高鐵蘭陵段及站前綜合交通樞紐、蘭陵通用機場、陶溝河復航工程、臨徐高速及磨山連接線工程、S38嵐菏高速新興互通立交及連接線工程等重點項目。力爭年底前開工建設濰宿高鐵蘭陵段及站前綜合交通樞紐;加速蘭陵通用機場項目、臨徐高速及磨山連接線工程項目立項;爭取陶溝河復航工程納入交通運輸部“十五五”水運發展規劃;按時完成S38嵐菏高速新興互通立交及連接線工程各項前期工作,為工程開工奠定基礎。
構建廣泛覆蓋的農村路網體系,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繼續在“建”上下功夫,瞄準農村公路發展的短板弱項,深入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不斷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路網體系。力爭在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中建立新機制、出臺新政策、嘗試新方法,在高質量發展上實現新突破。2023年計劃投資3.3億元,建設農村公路路網延伸通達工程32公里,路網改造提升工程83公里,危橋改造2座(大橋1座、中橋1座),農村公路安保工程39公里,路面改善工程190公里。同時,結合蘭陵縣“四好農村路”建設實際,集中力量改造提升一批美麗鄉村道路,爭創全市“路長制+”示范路、“沂蒙幸福路”,謀劃“全國最美農村路”創建工作。
健全長效穩定的管養保障體系,全面實施縣、鄉、村三級路長制。深化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將路長制與鄉村振興、園區發展、全域旅游、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民服務等協同推進、融合發展,打造獨具蘭陵特色、彰顯蘭陵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提升服務品質的公路管養“蘭陵模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交通保障。
完善保障有力的安全防護體系,努力確保農村公路安全暢通。夯實公路交通安全基礎,全面加強公路全過程風險管控,嚴格落實新改建工程交通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七公開”制度。聚焦公路地質災害隱患路段、臨水、臨崖路段及危橋危涵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建立風險隱患臺賬,落實風險隱患整改閉環管理,提高農村公路安全設施精細化管理水平。計劃投資1000萬元,實施農村公路信號燈28處,完善公路防護設施300多處,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縣鄉道安全隱患治理,提升農村公路工程安全保障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