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嶄新的一年,也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這一年,大模型引領各行各業風口,科技帶來的變革愈發顯現。如何關注潮水變革的方向,見證科技為美好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至關重要。
在此基礎上,2023年8月18日,北京零態科技公司在上海舉辦了主題為《潮·變》首屆科技峰會,旨在探討AI究竟能如何深刻影響科技變革,以及時代紅利爆發期,如何以正確姿態引領發展,峰會集聚了來自投資領域的一線VC、AI領域新銳創業者以及大廠巨頭。
(資料圖片)
峰會現場,泰坦數科創始人、泰坦資本合伙人韓一發表了《AI驅動下的產業未來》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有刪節)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幾個在人工智能板塊非常讓人興奮的事情,今天大會現場這么多人想來看人工智能,想要了解人工智能,到底人工智能這個基點為什么讓大家愿意來參與?
這個圖特別重要,人類誕生了手機,通訊原來用的是飛鴿傳書、寫信、郵箱這些產品,但都被手機真正替代,一個電話讓大家可以互相聯系,形成一個立刻的網絡用了16年,這張圖上顯示了我們互聯網的代表,Facebook用了四年半的時間就在全球獲取了一個億用戶,為什么要講一個億用戶,因為只有一個平臺有億級用戶時,才會在上面誕生產業生態。
再看一下ChatGPT大模型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在全球獲取了一個億用戶。抖音用了3年時間在中國獲取了一個億用戶,36個月對比2個月,18倍的超速增長。
今天為什么要來看AI,看新興的行業,就是因為獲取用戶的效率太高了。
從行業周期推斷來看,2026年整個行業會進入峰值,也是一個新興時代新增的入場券。過去在2022年之前,這個時代叫信息時代,是人類的第十級文明。接下來從2023年開始,人類將進入第十一級文明,叫智能時代。所以2023年可以看作我們通向十一級文明的元年。
這么大一盤生意,這么大一個產業,我們應該如何抓住紅利?
這張圖我總結出來叫“A30B115”,我們現在有30個城市,給予AI、元宇宙這樣的新興科技產業100億,在2023~2025年100億以上的扶持政策,像成都單一城市給到500億,另外115個城市給到了一年20億的扶持政策,去扶持這個產業,這應該是針對這個行業,給到最大的扶持力度。
今天還想分享第四個機會,根據高盛2022年最新財富報告,中國有可能在2035年GDP第一次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那我們這20年到底做對了什么?是因為我們擁抱了互聯網,為了完成未來的超越,當代互聯網人應該做什么?我認為要做應用。
中國人做的應用,在世界上是最好的。舉幾個例子,2022年美國下載應用TOP排行榜,排行前三的公司,第一個是美國版拼多多Temu,排名第二的TikTok是中國人做的公司,排名第三的SHEIN,排名第四的美國版剪映,都是我們的。
回到今天,我們最強的是什么?
接下來10年,在AI時代我們最強的依然是應用,所以應該給應用端的公司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市場。這些應用想要進入到2B、2C端,有三種大的商業模式,第一種叫“做應用”,第二種叫“投應用”,第三種叫“銷應用”。
很多公司都在做應用,有很多投資人都在投應用,未來的機會就是這些應用可以被銷售到各個產業終端,用AI應用來助力科技和產業的強強聯合。這就是我想提出的,AI需要進入到產業端。
我們今天的產業端怎么了?為什么如此需要新興科技的振興,原因如下。
▲圖:峰會現場
1.流量全上到了云端?;ヂ摼W讓大家看到了抖音的繁榮,抖音每年50%、80%的增長,今年增長依然破了百分之四五十,未來新一代的流量在哪?我認為在AI賽道。
2.所有的訂單、生意都去了頭部公司,頭部效應讓普通小公司拿訂單越來越難了,所以普通小公司開始拼價格戰。
所以我認為,今天的人貨場,今天的生意體系,今天的產業端生意發生了變化,我們需要有新的銷售模型,需要讓AI產業來帶動我們的傳統經濟 。 以一家突飛猛進的公司SHEIN來舉例,這是今天華人出海公司的驕傲,原來快時尚公司ZARA的老板上過全球富豪榜NO.1,每天有80款女裝進入到全球ZARA門店,SHEIN今天用了AI、大數據,在2020年它一天可以上新2000款,是ZARA的50倍,到2022年一天可以上新6000款,是ZARA的300倍。今年一天可以上新12000款,是ZARA的幾百倍。這是我們看到的,如果AI結合到實體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今年人貨場開始變化,傳統生意模式不斷被革新,產業不斷融入AI,融入新科技脈絡。
用戶已經開始變成生產端的參與者,而不是單純的購買者,我們的產品大部分會加入AI元素,進行AI的合成和生成,利用AI員工為我們創造產品效能,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家賣貨渠道發生了變化,互聯網不再成為單一的賣貨渠道,接下來很多私域平臺,會成為大家主流的方向和機會。
我們了解滑雪的行業人都知道,買一個好一點的產品要幾萬甚至十幾萬,但是你們知道嗎?這些好的滑雪板根本就不是在電商平臺這些公域流量銷售的,全部在一個社群愛好者里面銷售,因為那個愛好者群里有他的朋友,有他的同類,有他的信任感。
為此,我們想做一件事情。我們想做中國AI產業的服務網絡,這個服務網絡就是建產業園,我們想做零售商,零售渠道,我們想做用戶培育,以下是我們接下來已經做到的一些事情,希望有更多的AI企業,跟我們聯合打造這張產業網絡。
我們各個區域的產業園區,每個園區大概占地12000平方,拿到了國家級的孵化器,我們希望有大量的腰部企業的AI應用,可以入園孵化,我們提供免費的場地,一定的資金,以及免費的獲客成本,還可以給到用戶端和應用場景,希望這些AI企業,不再是自己研發出產品,再賣給VC,這樣的商業模式我們認為沒法持續,我們希望讓他們在有最初的創意靈感時,就能在我們的產業里面跑產品應用。
▲圖:泰坦數科創始人、泰坦資本合伙人韓一
我們和澳科大合作成立了AI創新實驗室,還打磨了成體系的AI課程,希望在國內培訓大量的AI操盤手和運營師,協助各個AI產業應用到產業終端。
今天科技產品最難的不是賣出去,而是讓企業或者用戶用起來。大家想一下,如果用戶尤其是企業端2B客戶今天用了你的產品,但是因為沒有科技能力,自己沒有IT部門,對這個產品使用拿不到結果,會不會罵你產品不好?一定會。真的是產品不好嗎?只是用的人不會用罷了,我們認為接下來大部分科技公司未來會砍掉銷售部,存在了100多年的部門有可能會被砍掉,而替代的部門叫做客戶成功部門。
我們認為任何科技產品如果客戶終端使用不成功,你沒有資格收錢。我們每年培訓目標是5000人,今年培訓了1650人的AI運營師,他們負責去各個企業運營大模型、行業腦、數字人、機器人一系列產品終端。這是正在組建的AI銷售網絡和服務網絡,每個城市都需要有一個產業終端,可以銷售AI產品,展示AI產品,服務AI產品,運營AI產品,甚至培訓本地的客戶體系。這樣才能把看似很難,需要市場教育的人工智能產業線,輻射到各個城市的小鄉、小鎮,小的應用市場里面,這是我們的夢想。
我們目前在全國建了25個城市中心,計劃在接下來的3年-10年做2900個區縣AI產業基地,讓大家的產品可以進入到終端,賦能產業。
這是目前合作的一些產品的底座,以及產品的應用,當然我們更希望在這張圖譜上, 接下來3年會有1000家中國的AI產業領軍公司跟我們一起,一起來賦能AI產業,一起賦能應用走入到產業的使命。
演講| 韓一
整理| 胡展嘉
運營| 陳佳慧
出品| 零態LT(ID:LingTai_LT)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