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資料圖)
2022年,根據“上海市與福建省三明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的工作要求,嘉定區與三明市寧化縣、清流縣、明溪縣結成對口合作關系,從文化宣傳、園區產業、文旅康養、人才交流等方面共同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今年6月11日至16日,上海與福建三明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一周年之際,上海媒體采訪團前往福建三明開展集中采訪活動,聚焦滬明兩地對口合作,講好“風展紅旗如畫三明”故事。6月19日起,我們推出“小嘉看三明”系列報道,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帶大家走近這座歷史厚重、人文燦爛的城市,了解這座革命老城的城市風貌與人文變遷,感受滬明兩地對口合作的深厚情緣。
足不出“滬”掌上觀鳥
前不久,在“上海嘉定”的微信視頻號上,一場觀鳥慢直播吸引了很多網友觀看,畫面里各類鳥兒儀態萬方,翩翩起舞,甚是好看,而這只是三明市明溪縣21個觀鳥監控點之一。
“我們在候鳥遷徙線路上布設21路高清監控探頭、50臺紅外監測相機,對重點區域進行24小時視頻監控,覆蓋明溪5個鄉鎮。”明溪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江月蘭告訴記者,監測管理平臺不僅可以通過直播平臺讓市民能觀看到觀鳥監控的實時畫面,更可以動態獲取候鳥遷徙棲息、生境選擇、繁殖等數據,實現鳥類的監測與保護。
自滬明合作開展以來,明溪縣融媒體中心與嘉定區融媒體中心積極對接合作,在“上海嘉定”微信公眾號平臺不定期開展慢直播,每次時長為3-5小時,讓嘉定的市民也能隨時隨地看到明溪觀鳥監控的實時畫面,進一步了解明溪的觀鳥產業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特別好看,這些鳥平時生活中基本見不到,等放假我也準備帶上相機去那邊拍一拍。”嘉定市民周女士表示。
明溪縣森林覆蓋率達81.49%,獲評“中國黃腹角雉之鄉”“中國候鳥旅居小城”稱號,目前已觀測并記錄在冊的野生鳥類達322種,約占福建省的60%。
依鳥興業產融發展
云端古村,鳥鳴人興。明溪縣紫云村地處全球三大候鳥遷徙重要通道之一,當地圍繞“生態觀鳥+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培育生態觀鳥旅游、鄉村研學體驗、特色生態農業三大業態,打響獨具特色的“紫云鳥生態”品牌,吸引了海內外眾多觀鳥愛好者前去觀鳥拍鳥。
“咕咕……咕咕……”端午小長假期間,家住明溪紫云村的楊美林有點忙。作為一名“鄉村喚鳥人”,這幾天他不斷穿梭在密林中,只見他啜起嘴唇,仿鳴聲便在君子峰國家自然保護區回蕩。
尾音拖曳,兩只白鷴翩然踱步,隨著楊美林的點食路線展翅啄食,青苔、溪流、嬉戲的珍禽,觀鳥攝影迷們在迷彩幔簾后架起長槍短炮,屏息凝神,幾秒鐘內,咔嚓聲爭先恐后密集響起。
楊美林是紫云村的觀鳥導游之一。這里的“鳥導”大多都是當地村民,他們熟悉鳥情,知道鳥點,具備鳥類知識,靠為觀鳥者和拍鳥者服務收取費用。目前,僅觀鳥產業已帶動77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特色生態農業為鄉村帶來超過850萬元的增收,村民吃上了“生態飯”。
除了“一只鳥”生態觀鳥產業,近年來明溪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圍繞“一棵樹”“一塊石頭”,大力發展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三新”產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項目招商,著力打造氟新材料產業基地、原料藥綠色生產基地、創新藥研發生產基地,先后引進熙華、科順股份、中欣氟材等3家上市公司,培育了海斯福、錦浪新材料等12家成長型企業。
資源互補,攜手共贏。根據《上海市嘉定區與三明市明溪縣對口合作行動計劃(2023-2025年)》,嘉定將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科技創新資源,引導相關單位與明溪縣開展科技合作,圍繞明溪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三新”產業領域,合作共建一批科技創新平臺,推動明溪建設氟新材料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藥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等。
同時,兩地還將共同探索“嘉定總部+明溪基地”“嘉定研發+明溪生產”的合作模式,引導校企、院企雙方加強產學研用合作,推動嘉定優質產業資源在明溪布局研發、驗證、生產和銷售基地,推動兩地產業融合發展。
撰稿:秦建
部分圖片來源:明溪在線
編輯:楊玉潔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