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道據埃菲社報道,6月25日在維也納發布的《2023年世界毒品報告》強調,過去十年,吸毒者人數增加了23%,達到2.96億,占全球15歲至64歲人口的5.8%。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2009年至2019年間,與毒品相關的死亡人數也增加了17.5%,達到約50萬人。丙型肝炎和用藥過量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海洛因和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是致死最多的藥物。
報道稱,大麻仍然是吸食人數最多的毒品,約有2.19億吸食者,其次是阿片類藥物、安非他明、可卡因和“搖頭丸”類興奮劑。
2021年可卡因產量創下歷史新高,需求也達到最高值,引發人們對該毒品可能擴散到北美和歐洲傳統市場之外的擔憂。
此外,合成毒品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繁榮時刻,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更廉價、更快速的生產方法,其不依賴于古柯葉或罌粟等作物,也不受地理限制。
“合成毒品可以隨時隨地生產?!必撠熢搱蟾鎱f調工作的研究員安杰拉·梅向媒體總結了此類藥物對于犯罪團伙而言的優勢。
報告提到美國的“用藥過量大流行病”,該國2021年有8萬人因阿片類藥物死亡,比2019年增加了60%。這些人死亡的原因大部分是合成阿片類藥物,以芬太尼為主,其藥力比嗎啡強100倍。
聯合國表示,吸毒者人數的增加部分是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長,但也由于犯罪團伙在毒品制造方面的“敏捷性”增強,以及互聯網上的新銷售方式。
安杰拉·梅表示,消費增加背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在新冠大流行造成焦慮之后。
報道稱,經濟和性別不平等也加劇了毒品的有害影響,醫用藥物和戒癮治療獲取難,主要體現在貧窮國家、婦女和年輕人身上。
例如,在發達國家,用于治療疼痛的阿片類藥物的供應量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四十倍。
因此,世界上86%的人生活在難以獲得此類用于安寧療護或減輕疼痛的藥物的國家。
報告總結道:“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繼續推動毒品現象,同時也受到毒品現象的推動,給公共衛生和人權造成威脅?!?/p>
該報告稱,社會經濟水平越高,開始吸毒的傾向性就越高,但社會經濟水平較低的人群“付出的代價較高,因為他們更有可能患病”并且得不到治療。(編譯/蘇佳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