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連日來,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大有鎮4.7萬平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公園里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生活污水進入池塘內,通過水生植物二次凈化,水質清澈見底。這是響水縣把爭創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做優“綠色制造、綠色能源、綠色生態、綠色宜居”四篇文章帶來的可喜變化。
河清岸綠,環境優美(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響水縣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錨定“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定位,圍繞2023年爭創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任務目標,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戰略位置,以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為總抓手,持續發力,奮力做優“四篇文章”,取得了顯著成效。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近年來,響水縣空氣質量優良率一直保持在83.6%以上,PM2.5年均濃度穩定在32微克/立方米以下。創成省市級特色田園鄉村4個,大有鎮康莊村創成全縣第一個省級傳統村落,成為當地展示農耕文化的窗口,陳家港鎮、南河鎮獲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
綠色生活持續提質。投資5729萬元的158條農村河道治理,已全部完成;完成省市下達的46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8339戶農戶治理任務,全縣113個行政村的污水處理設施交由第三方運維。設立縣鎮灣(灘)責任人和巡灣(灘)員,沿海6個場區12名灣灘管護員、巡灣員,累計巡灣167余次,對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工藝定期開展執法監測,確保尾水達標排放,省市交辦的岸灘垃圾清理等問題,全部及時高效整改到位。
河清岸綠,環境優美(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工業減排穩步推進。將中山、京環隆亨、天源、森達4家涉及“雙超”“雙有”企業納入2023年強制性清潔生產企業名單,及時督促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確保源頭削減污染產生、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科學治污再攀新高。深化“三長”聯動治水,2022年6月總投資6000多萬元、日處理生活污水6000噸的城西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61個行政村達到“雙60”治理標準,建成農村生態河道75條計260公里。國考灌河陳港斷面、省考通榆河洪圩斷面等7個國省考斷面平均水質優Ⅲ比例為100%,轄區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保持在Ⅲ類以上,水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隊。
生態修復擦亮底色。持續鞏固生態修復成果,常態化推進河長制,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黃圩鎮、大有鎮獲評“國家森林小鎮”,響水鎮的五河,運河鎮的灣港,黃圩鎮的云梯關、云彩,大有鎮的淮河五個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耕地保護工作獲省表彰,全縣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綠色低碳成為時尚。編制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綠色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穩步推進,1月至5月份,新能源發電企業年發電量達112399萬度,占全縣1月至5月份累計用電量的37.9%。大力推進不銹鋼、再生紙等重點行業節能改造,建成省級綠色工廠2家、全流程清潔生產企業11家。(吉林 顧雪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