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財網訊】-國際清算銀行(BIS)周日呼吁進一步加息,并警告稱,隨著各國努力遏制通脹,全球經濟正處于關鍵時刻。
【資料圖】
盡管過去18個月利率持續上升,但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率仍居高不下,而借貸成本的飆升引發了自15年前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銀行業崩潰。
“全球經濟正處于關鍵時刻。必須應對嚴峻的挑戰.”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奧古斯丁·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在該組織周日發布的年度報告中表示。
“過分追求短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貨幣政策現在必須恢復價格穩定。財政政策必須鞏固。”
國際清算銀行貨幣與經濟部門主管克勞迪奧·博里奧(Claudio Borio)補充稱,目前存在一種“通脹心理”正在形成的風險,盡管英國和挪威上周高于預期的加息表明,各國央行正在努力“完成任務”,以應對這一問題。
然而,以二戰后的標準來看,他們的挑戰是獨一無二的。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通脹飆升與普遍的金融脆弱性并存,這還是第一次。
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稱,通脹率保持在高位的時間越長,所需的政策收緊力度就越大,持續時間就越長。該報告警告稱,銀行業出現進一步問題的可能性現在是“實質性的”。
博里奧說,如果利率達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水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主要經濟體的整體償債負擔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我認為央行會控制住通脹。這是他們的工作——恢復價格穩定。”他告訴路透社,"問題是成本會是多少。"
*銀行危機*
總部位于瑞士的國際清算銀行近日舉行了年會,各國央行高層官員在會上討論了過去幾個月的動蕩局面。
3月和4月,包括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在內的多家美國地區性銀行倒閉,隨后國際清算銀行在自己的后院緊急救助了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顯示,從歷史上看,大約15%的加息周期會給銀行系統帶來嚴重壓力,盡管如果利率上升、通脹飆升或房價大幅上漲,加息頻率會大幅上升。
如果私人債務與GDP之比在首次加息時處于歷史分布的前四分之一,這一比例甚至可能高達40%。
國際清算銀行表示:“非常高的債務水平、顯著的全球通脹飆升,以及疫情時代房價的強勁上漲,都符合這些條件。”
它還估計,未來20年,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養老成本將分別增長約4%和5%。
如果政府不勒緊褲腰帶,到2050年,新興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債務將分別超過GDP的200%和150%,如果經濟增長率下降,這一數字可能會更高。
上周已經發布的這份報告的部分內容還為一個不斷發展的金融體系描繪了一幅“改變游戲規則”的藍圖,在這個體系中,央行數字貨幣和虛擬化的銀行資產加速并優化了交易和全球貿易。
在進一步評論經濟形勢時,前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滕斯表示,現在的重點是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動。
“自大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以來,人們對貨幣和財政支持的力度和持久性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期望,需要予以糾正。”他表示。
國際清算銀行認為經濟“軟著陸”仍然是可能的,即利率上升而不引發衰退或重大銀行崩潰,但承認這是一個困難的局面。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分析師計算出,過去兩年,全球加息次數高達470次,而自金融危機以來,降息次數為1202次。
美聯儲將利率從接近于零的水平上調了500個基點,歐洲央行將歐元區利率上調了400個基點,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加息幅度要大得多。
問題仍然是還需要什么,特別是有跡象表明,企業正在抓住機會提高利潤,工人們現在要求更高的工資,以防止他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下降。
“輕松的收益現在已經收獲,最后一英里將更加困難。”博里奧說,他指的是各國央行官員目前面臨的挑戰,即將通貨膨脹率恢復到安全水平。“如果有更多的驚喜,我不會感到驚訝”。
文章來源友財網由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