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持續報道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各項活動進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播發《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幕》;人民網微信公眾號播發《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形象宣傳片》;刊發《亮出“城市名片” 展示城市發展 跟著電影節倒計時海報看長春》,集中展現長春特色地標、長春老工業基地的澎湃活力和產業發展成果。中國新聞網刊發《中國青年電影人聚長春共議國產電影“出海”》,報道第六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在長春舉辦,論壇圍繞推動國產電影“出海”等話題展開探討;刊發《電影人探討推動中國電影優質內容全球化傳播》,報道影視產業研討會在長春舉行,與會人士探討優質影片的創作和優質內容的全球化模式。
央媒繼續報道我省眾志成城重建家園。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播發《華北東北地區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其中報道舒蘭災毀房屋修復重建工作加快推進;新華每日電訊一版刊發《沖鋒在前挑重擔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防汛抗洪救災綜述》,其中報道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隊組成黨員突擊隊抗洪救災,長春市消防救援支隊轉戰參與災后重建的事跡;光明日報刊發《為防汛救災提供有力氣象保障》,報道吉林省氣象服務中心派出專家團隊前往榆樹糧食主產區調研,及時提醒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防治工作;法治日報刊發《“我們平安回來了,他卻再也沒回來” 追記吉林省舒蘭市人民武裝部上校政治委員周昆訓烈士》。
(相關資料圖)
人民網播發《打造東北區域性數據產品集散地 長春數據交易中心運營啟動》,報道長春數據交易中心運營啟動,入場備案交易額取得“開門紅”。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刊發《這些高鐵,快開通了!》,其中報道沈白高鐵建設最新進展。
CCTV-13新聞頻道播發《吉林集安暴雨天氣來襲 多部門聯動應對降水影響》。
中國日報刊發《Expo enhances China, NE Asia high-tech ties》,報道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期間,吉林省公布了15項高新技術成果和產品,吸引了日本、韓國等眾多企業的關注。
中國新聞網刊發《“提速、提質、減負” 長春跨境貿易便利化再升級》,報道長春市商務局協調長春興隆海關等單位,合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舉措。
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 新聞聯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播發《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幕》,報道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期間,共有75部報送影片角逐“金鹿獎”,15部影片成功入圍,將推出十項大獎,期間還將舉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等六個單元活動,并舉辦第六屆中國電影新力量等系列論壇。
人民網
人民網微信公眾號播發《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形象宣傳片》,宣傳推介本屆長春電影節。
人民網刊發《“電影城”長春發布“12條” 力促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報道長春電影節開幕當天,長春市召開促進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促進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從零門檻進入、降成本吸引、控風險保護、獎成果激勵四個方面制定12條具體舉措,吸引更多優質影視企業入駐,培育壯大影視產業鏈,推動長春打造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北方影視城
人民網刊發《人民網<城事·長春篇>亮相中國長春電影節 展現地道“長春味兒”》,報道人民網出品紀錄片《城事·長春篇》展映,該片以人民網外專奧利弗的視角,展現長春人文歷史、地域特點與城市風貌,取得了良好反響。
人民網刊發《跟著電影節倒計時海報看長春》,通過本屆長春電影節海報圖集,集中展現長春特色地標、長春老工業基地的澎湃活力和產業發展成果。
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網刊發《中國青年電影人聚長春共議國產電影“出海”》,報道第六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在長春舉辦,近百位青年電影出品人、制片人、編劇、導演與會,圍繞推動國產電影“出海”等話題展開探討。
中國新聞網刊發《電影人探討推動中國電影優質內容全球化傳播》,報道影視產業研討會在長春舉行,與會人士聚焦電影產業前沿趨勢,共同探討優質影片的創作和優質內容的全球化模式,助力中國電影持續蓬勃發展。
眾志成城 重建家園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 新聞聯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播發《華北東北地區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其中報道舒蘭災毀房屋修復重建工作加快推進,一些鄉鎮還引進模塊新型材料,在保溫性、堅固性等方面對重建房屋進行提檔升級。
新華社
新華每日電訊一版刊發綜合稿件《沖鋒在前挑重擔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防汛抗洪救災綜述》,報道在緊要關頭,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隊14名黨員組成黨員突擊隊突進舒蘭抗洪搶險;洪水漸退,長春市消防救援支隊轉戰榆樹參與災后重建。光明日報轉發此報道。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刊發《為防汛救災提供有力氣象保障》,報道吉林省氣象服務中心派出專家團隊前往榆樹市糧食主產區調研,吉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根據各地農情及時制作《農業氣象旬報》,提醒做好病蟲害監測防治工作。
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刊發《“我們平安回來了,他卻再也沒回來” 追記吉林省舒蘭市人民武裝部上校政治委員周昆訓烈士》。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刊發《凝心聚力辦好鄉村小學》,開篇點贊農安縣村小通過開發校內菜園、搭建現代課堂、實施政策待遇傾斜等切實措施完成“蝶變”,成為新時代成才的搖籃、夢想的起點。
掃碼查看原文
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刊發《這些高鐵,快開通了!》,其中報道沈白高鐵途經的阿金、新賓隧道相繼順利貫通,未來開通后將為我省文旅經濟發展再開一條“新路”。
人民網推出視頻《打造東北區域性數據產品集散地 長春數據交易中心運營啟動》,報道長春數據交易中心運營啟動。運營首日,126家數據商、22家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完成入駐,328個數據交易標的申請掛牌,累計入場備案交易額達1.4億元。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刊發同內容報道。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CCTV-13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播發《吉林集安 暴雨天氣來襲 多部門聯動應對降水影響》,報道28日到29日,吉林省東南部遭遇大到暴雨天氣,集安市多部門聯動、迅速采取措施應對降雨,目前積水已經退去。
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刊發《Expo enhances China, NE Asia high-tech ties》,報道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期間,吉林省公布了15項高新技術成果和產品,涵蓋光電信息與智能制造、新材料與新能源、醫藥健康、現代農業三個領域大量高新技術成果和產品,吸引了日本、韓國等眾多企業的關注,他們表達了希望與中國吉林省進一步加強科技領域合作的熱切愿望。
掃碼查看原文
中國日報刊發《Rescued waterfowl in Jilin province nurtured and ready for nature》,報道全國首例人工孵化的中華秋沙鴨,在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野生動物救助站生活了近三個月后,一只中華秋沙鴨和一只綠頭鴨于近日放歸大自然。
掃碼查看原文
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網刊發《“提速、提質、減負” 長春跨境貿易便利化再升級》,報道長春市商務局協調長春興隆海關等單位,合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舉措,以“兩提一減”為抓手,助力解決當前市場 主體關切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為企業營造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掃碼查看原文
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刊發《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暨第一屆數字法治大會舉行》,報道由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主辦、吉林大學承辦的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暨第一屆數字法治大會在吉林舉行,旨在有效凝結學術共同體智慧,助力數字法治建設。
掃碼查看原文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曉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