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最近休假,和家人去了美國。到紐約的第一個晚上,走在曼哈頓高樓林立、燈火璀璨的第六大道上,忽遇一條排隊長龍,見首不見尾,一陣食物的香氣飄來,原來是在排隊買街頭小吃——炒飯。我第一反應,感覺是上海網紅奶茶店門口的隊伍啊!
炒飯在位于街角人行道的餐車上現做現賣,餐車上有一塊“清真人”的牌子,只有兩個品種——炒飯和卷餅,炒飯分雞肉和雞肉牛肉雙拼兩種,卷餅是羊肉的。餐車共兩輛,都有加熱裝置,主體是鐵板,一塊炒飯,另一塊煎烤雞肉,幾個廚師正在熱火朝天地操作。我排了20分多鐘后買到了炒飯。熱氣騰騰的炒飯混合著雞丁和牛肉丁,旁邊還有兩片餅,以及一些蔬菜,配上特有的白色醬料或紅色辣醬,奶香濃郁,風味獨特。炒飯大份11美元,小份9美元,卷餅13美元,可謂價廉物美。
“清真人”是紐約的網紅小吃,從每天中午12點營業至深夜。之后,在紐約的街頭,無論是熱鬧的商業街、安靜的公園,還是人氣十足的博物館附近,都能見到各種餐車,售賣熱狗、薯條、飲料、冰淇淋、咖啡……
圖說:南浦大橋黃浦江邊的“納涼夜市集”人氣火爆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攝
街邊小吃、攤頭美食,是最接地氣的食物,給城市帶來了滿滿的煙火氣,甚至成為游子們鄉愁的一部分。這個月上海也出臺了新規,明確可在各街鎮劃定一定的公共區域設攤,城管部門還推出了“擺攤地圖”,有集市,有夜市,還有限時步行街……
我身邊的茂名北路周末變身步行街已有大半年了,人氣鼎盛。而在青浦區華新鎮華壽商業市場,也設置了固定餐車攤位,“阜陽卷饃”堂堂正正地經營了。
關于大城市里能否設攤,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一直是爭論不斷的話題。其實,關鍵在于管理和平衡。如果人人都來南京路擺攤,那肯定是無法承受的;如果把淮海路變成“馬路集市”,也是不可想象的。紐約的餐車也不是隨便可以開上街的,需要向管理部門申請,取得執照后才能經營,數量也是有控制的。
目前,上海各區的“擺攤地圖”還在細化中。期待我們的城市在活力和秩序中找到平衡,留住煙火氣,更見精氣神。
邵寧/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