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行業涉及品種多、應用廣、戰略價值突出,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支撐,是維護國家資源安全和產業安全的重要領域。
(資料圖)
力爭2023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左右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2023—2024年,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銅、鋁等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平穩增長,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5%左右,銅、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供給質量進一步提升,供需基本實現動態平衡。營業收入保持增長,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銅、鉛等冶煉品單位能耗年均下降2%以上。力爭2023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左右,2024年增長5.5%以上。
有色金屬市場需求及發展前景分析2023
有色金屬行業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一個工業行業,占據著中國重要的產業類型比例,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
有色金屬工業是制造業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是實現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特別是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都離不開有色金屬。近年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全行業砥礪奮進、鏗鏘前行,努力推進產業發展由大到強,在總量規模、產業結構、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國際影響等方面都邁上了新臺階,為實現有色強國夢積累了堅實基礎和豐富經驗。
有色金屬既是國民經濟發展所必需的基礎材料,更是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戰略資源。我國地大物博、礦物資源豐富,多種有色金屬的儲量位居全球前列,并依托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連續多年成為有色金屬生產第一大國,2018年以來,我國常用有色金屬產量逐年走高,從5688萬噸增加至2022年的6774萬噸,表明國內在有色金屬礦產的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中成效顯現。其中,2018-2022年產量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7%、5.9%、4.3%、5.0%,增長幅度展現出愈發穩定的趨勢,反映出在國內有色金屬擴產增儲的背景下,市場依然保持著較為有序的運行。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有色金屬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2022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穩中有升,據初步統計,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6774.3萬噸,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21年增長4.3%。新冠疫情以來,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呈現出穩定回升的態勢,2020年至2022年間,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呈現穩定回升態勢,分別增長2.1%、3.1%、5.2%。2022年,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9971.9億元,比2021年增長10.5%,實現利潤總額3315億元,為歷史第二高值。
2023年1月份至6月份,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幅較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較全國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幅高出1.8個百分點。6月份,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環比提高2個百分點。從產量看,上半年,按新口徑統計,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3638.3萬噸,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8.0%。其中,一季度產量1809.7萬噸,二季度產量1828.6萬噸。從固定資產投資看,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4%,增幅較一季度擴大2.3個百分點,較全國工業投資高3.5個百分點。其中,光伏、風電、鋰電、新能源汽車等所需高新金屬材料投資增幅較大。
據協會預測,2023全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幅有望保持在5.5%左右,全年按新口徑統計的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增幅在6%左右;全年有色金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有望保持在10%左右。
前景展望
2022年,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2021年增長14.5%,增速比2021年增速加快10.4個百分點,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出9.4個百分點,其中,礦山采選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冶煉和壓延加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7%。新冠疫情以來(2021-2023年),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分別為:-1.0%、4.1%、14.5%,2022年增幅創近九年歷史新高。
基于我國有色金屬儲量豐沛、及國民經濟加速復蘇的背景,常用有色金屬的產能規模勢必持續增長,來滿足國內大量的生產、生活消費需求。而隨著國內有色金屬行業進一步發展,高端有色金屬材料的研發、生產將占據更大比重,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以更高質量產品贏得國際市場青睞,并帶動我國有色金屬進出口結構的優化。
有色金屬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也是工業領域碳排放的重點行業。近年來,有色金屬行業快速發展,形成上下游貫通的完整產業鏈,但受產業規模大等影響,碳達峰、碳減排任務依然艱巨。《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有色金屬產業結構、用能結構明顯優化,低碳工藝研發應用取得重要進展,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十五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基本建立。
面臨挑戰
由于前些年的粗放式飛速發展,導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產能過剩問題成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一個頑疾。中國目前有色金屬行業產能仍在擴張,但是利潤已經很薄,未來的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需要告別粗放式增產的路,走向附加值更高、需求更廣的有色金屬深加工的路子,充分利用中國目前產能充足的特點,積極發展技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盡管國內主要有色金屬需求開始進入“微增長”的平臺期,但銅、鋁礦產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隨著部分生產基地礦產資源的枯竭,銅、鋁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形勢愈發嚴重。
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有色金屬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有色金屬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有色金屬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有色金屬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