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造車兩年后的小米,最近消息頻頻。
8月30日,小米發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財報中小米公布了造車的進展,本季度小米造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14億元。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上,小米管理層提到,如果不包含14億的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小米核心利潤為66億,同比增長了144%,核心利潤率已達到9.8%。
在此基礎上,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米的現金資源總額達到了1132億元,再次突破了千億大關。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亦在財報會上表示,目前小米造車測試進展非常順利,“我們2024年上半年量產和開售的目標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應該是超越我們原來的預期和計劃。”
(資料圖)
盧偉冰還提到,小米汽車目前的研發人員接近3000人左右,采取全棧自研的方式,并且采用了自建工廠的方式生產。同時,為了保證第一輛車的下線和技術領先性、研發順利性,小米汽車進行了非常大的投入,后續將會有更多的官方信息披露。
小米的造車故事始于2021年3月底。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發布會上官宣造車,并表示未來十年小米將投入100億美元造車,首期投資100億人民幣。2021年3月官宣造車后,小米便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小米汽車有限公司,開始著手供應鏈建設。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接近72萬平方米,預計年產能為15萬輛;二期計劃2024年動工,2025年完建。
2022年8月,小米公布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進展,首期投入33億元研發費用,組建超過50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涵蓋傳感器、芯片、感知規控算法、仿真技術、高精地圖、高準定位、工具鏈、訓練能力等領域。
今年8月,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偶遇小米汽車在新疆路測。盧偉冰亦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亦大方承認。
近日有消息稱,小米汽車現在正處于試生產階段,目前小米每周生產大約50輛樣車,夜間工人很少。此外,消息還提及,“小米汽車拿到工信部的批文也就在最近兩個月,最遲可以在年底獲批,批文到手就可以立即加足馬力全線量產小米汽車。”目前,小米汽車亦莊工廠在大規模地招聘車間工人,與前面全線量產汽車消息相印證。
無獨有偶,特斯拉的一紙訴狀,將處于攻堅關鍵期的小米汽車,推向了輿論的浪尖。近日,企查查顯示,9月5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侵害技術秘密及不正當競爭糾紛”起訴了小米汽車生態圈的公司——冰零智能科技(以下簡稱“冰零科技”)。
特斯拉向小米汽車生態圈公司“出招“,殺傷力或許不大,但似乎看出了特斯拉對小米的虎視眈眈與忌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