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小吃處消費者排起長龍,座位區內食客們埋頭大快朵頤,舞臺和非遺展攤前觀者如云……連日來,伴隨著夏夜晚風與精彩歌舞,位于清江浦廣場·漕運門的“一蝦兩園,嗨游淮安”夏夜消費節,開啟了淮安“夜經濟”的消費盛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發展夜經濟、培育新增長極,這場盛宴不僅是淮安主動作為、全面推動文旅融合的有效實踐,也是回應“消費提振年”相關舉措要求、點燃城市煙火氣的應有之義。
集聚人氣
“夜淮安”精彩紛呈
夜幕降臨,漕運門的璀璨燈光與千年運河相伴,成為淮安夏夜消費“新地標”。“老遠就看到這里很熱鬧,感覺熟悉的煙火氣又回來了。”傍晚時分,消費節現場的市民陳女士說,自己帶孩子逛遍了美食展攤,還與西游人偶合了影,重溫了“童年的快樂”。
演出、美食、啤酒,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不僅好玩、好吃,而且很實惠。”市民張先生說,用線上購買的9.9元消費券,能在現場兌換價值50元的龍蝦消費券。“龍蝦每天活捉,由我們下午親手制作,品質有保證,口味絕對正宗!”淮揚菜集團展攤的廚師王子龍介紹,不少人在吃完后還要再打包一份帶回家。
據了解,本次夏夜消費節集吃、喝、展、游、樂、購等多業態為一體,打造了一場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吃得好、強體驗、可帶走”的盛宴,多元化、沉浸式的消費體驗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夏夜晚風中,好玩之處不止于漕運門,淮安遍地開花的夜間景區成了不少消費者的休閑好去處。在里運河文化長廊的夜市里,從小龍蝦到近幾年流行的冰粉等,五花八門的冷飲小吃抓住了市民的胃,畫舫游船、DIY陶藝等項目則帶來了更豐富的夜游體驗,為淮安“夜經濟”增彩添色。
尋味美食
“夜消費”提振信心
以煙火美食撬動舌尖消費,這場盛宴豐富了淮安人的夜間消費選擇,為商戶們帶來了更多創收機遇,也成為了提振消費的“新引擎”。
在眾多特色美食間,花甲老人李孝明的攤位格外“火熱”:攤前排起長隊,身旁筒爐熱氣蒸騰,即將出鍋的是樸素實在、松脆焦香的燒餅。“2元一塊的燒餅,在這一晚上賣出一千元不成問題!”李孝明一邊利落地揣面團,一邊笑著告訴記者,“李家燒餅”的門店在淮安區,如今自己有了來市區開新店的信心和底氣。
讓自家“老字號”延續生命力、煥發新生機,對于李孝明來說,是件值得開心的喜事。作為特一級面點師、京江臍非遺傳承人,李孝明還是做陽春面、淮餃、麻團等面點的一把好手,他坦言,未來想把更多精品淮揚面點的風味帶給大眾。
十三香、蒜泥、冰鎮、泡菜……現場美食“C位”當屬盱眙小龍蝦。盱眙於氏龍蝦餐飲服務連鎖有限公司負責人於孝成表示,來之前沒想到現場會這么火爆,3噸左右的龍蝦,不到1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這樣的消費節活動能讓多方受益。對于消費者來說,能得到實惠;對我們商戶來說,既增加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擦亮了盱眙龍蝦的招牌。”於孝成說道。
政企聯動
“新業態”活力迸發
在這場由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盛會中,各商戶把自家“拳頭產品”帶到現場,與消費者分享,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借助這次消費節,我們的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百姓餐桌,實現了零距離銷售。”淮安白馬湖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酒店事業部的楊俊杰說,立足于淮安的農業產業優勢,白馬湖的水果蓮蓬已遠銷北京,受到廣泛認可。
隨著消費熱點不斷拓展,百姓對飲食消費也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需求。這場活動打開了外界了解淮安的“一扇窗”,向更多人展示了淮安本地的文化、旅游、農業、食品等產業高質量發展孕育出的優質品牌,了解到淮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發展成果。
憨態可掬的西游人物、優美盎然的里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惟妙惟肖的盱眙龍蝦……在淮福饅饅的展攤處,幾位90后創業者將匠心揉入面團,創作出了兼具口感與“顏值”的“新式淮點”,引來男女老少駐足稱贊。晚間七時多,淮福饅饅品牌創始人馮浩然告訴記者,消費節為他們帶來了可觀的客流量,雖然剛開賣不久,但面點已所剩無幾。
伴隨著消費節現場“夜經濟”持續升溫,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日益豐富,“夜淮安”活力全面迸發。“我們計劃引入更多業態,優化‘夜游’場景,培育本土品牌,打造不夜地標。”市文旅集團全域旅游營銷(江蘇楚云)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馬偉表示,將充分發揮消費節的帶動作用,全面激發里運河畔“夜幕下的消費潛能”。
(來源:淮安發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