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香港航司國泰航空正踏上重建之路。
“三年疫情終于過去了,目前,我們正積極重建更勝從前的國泰。未來,除了香港作為基地以外,中國內地市場對國泰只會越來越重要。”8月17日,國泰航空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接受包括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群訪時表示,“我們非常清楚,近期在內地航班發生的一些事情,令大家對我們的服務水平可能有所保留。我已經親自領導工作小組,在內部推動改革。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大家將會在國泰航班上體驗到水平更一致的優秀服務。”
目前,國泰航空各類別員工的流失率均已恢復至正常水平。林紹波介紹,當前,集團有足夠的人手,支持現有的航務運作,去年已有超過2000位新同事加入國泰,今年目標是再增聘超3000人。
人員招聘方面,林紹波表示,未來前線人員的組成,除了香港為主以外,以后最大的人群將由內地組建。今年年初以來,國泰開始放開招聘內地的見習飛行員,目前已收到很多高資格的申請,目標是今年和明年招募至少800名。
乘務員方面,未來內地將會是香港以外最大的乘務員來源地。林紹波進一步表示,今年7月開始的公開招聘,已收到超過2000個申請,下周會在深圳開始面試,預計今年招聘200至300名內地乘務員,未來兩年會開放至400至500名。國泰航空的乘務員到2025年可能擴展至1萬人左右,內地的乘務員數量將在1000至2000人。
除了擴大內地機組人員的招聘,國泰航空普通話推廣服務也在不斷改善。林紹波表示,“如果乘務員除了能講英語、粵語以外還能講普通話,我們每個月會為其提供津貼。現在有很多乘務員都會去考試,測試他們的普通話。同時也在擴大內地乘務員的招募,未來可以保證尤其是在往來香港和內地的航機上,國泰航空普通話覆蓋的服務是一致的。”
林紹波進一步介紹,乘務員目前大概6000多人,可以講普通話的團隊已擴大到超過2500人,并優先保障香港往返內地的航班肯定有具備普通話能力的乘務員來服務,且機內的廣播也保證有普通話播報。
今年5月底,國泰航空因“毛毯事件”爆發品牌危機,一時深陷“空乘歧視非英語乘客”的輿論漩渦,不到24小時內多次致歉,并最終對三位涉事的空中服務員予以解聘。
6月19日,國泰航空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發布致員工信表示,未來數月,將從提升服務文化培訓、擴大普通話服務的范圍以及從內地招聘機艙服務員這三方面落實優化措施。
國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是一家在香港注冊及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截至2023年6月底,國泰航空持有225架客機及貨機,服務網絡遍及世界各地。國泰航空于1980年開始營運中國內地往返香港的航線。
據近期半年報顯示,國泰航空集團今年上半年大幅扭虧為盈,營收435.93億港元,同比增長135%;股東應占綜合溢利(凈利潤)42.68億港元,去年同期為虧損49.99億港元。
據悉,國泰航空集團在疫情期間都進行了重組。重組后,集團擁有“高端旅游”國泰航空、“低成本出行”香港快運、國際貨運和國泰時尚生活4個板塊。
林紹波表示,未來四大板塊都將加大對內地的投資。其中,客運方面,當前集團正在努力重建時刻,希望國泰航空和香港快運能增加香港往返內地的航班和班次,再提升國泰集團在大灣區整體的市場份額。
上半年業績貢獻最大的是客運業務。林紹波介紹,截至8月,集團旗下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的總客運運力,已接近疫情前60%的水平。將于2023年底運作70%的客運運力,覆蓋80個航點,并有信心于2024年底恢復100%水平。
隨著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國泰航空集團正在不斷恢復內地航點,并增加運力。據悉,目前國泰航空每周運營超過140對航班往來香港與內地15個城市,將于10月底增至超過160對,其中北京-香港航班會增加至每周28對,上海(浦東及虹橋)-香港的航班將增加至每周51對。集團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目前班次已超過疫情前的水平。貨運方面,國泰貨運運力將于今年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的85%左右。
投資計劃方面,林紹波介紹,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將于明年底開始運作,集團對未來充滿信心,將額外訂購多達32架空客A321neo和A320neo飛機,于2029年底前交付。集團還將加快在大灣區的業務布局,拓展海、陸、空多式聯運服務,方便內地大灣區城市的旅客來往香港機場。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