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中山北路光新路,總能看見一條長龍“盤踞”在此——
看似平平無奇的包子鋪,究竟憑借什么魅力俘獲大眾芳心,成了有口皆碑的“網紅”?
下午兩點,暑氣正濃,但一品名仕包子窗口前的顧客依然絡繹不絕。徐老伯提著五盒包子,喜滋滋地準備回家。面對小編“會不會太多了”的疑問,徐老伯連連擺手:“不多!我們一家五口人都愛吃,當早飯或者小點心都可以的。”
(相關資料圖)
“我每次也要買上三四盒,我家老頭子特別關照多買點!”隊伍里的李阿姨補充道。自從聽了小姐妹的介紹來吃過一次,他們一家就成了一品名仕包子的忠實粉絲。
劉阿姨是偶然路過,對包子鋪前的長隊感到好奇,才加入了買包子隊伍的。當她問起哪種口味最好吃時,隊伍里的阿姨爺叔熱情地“安利”起來:“肉的最好吃!”“素的咪道絕對嗲!”“歡喜甜的,豆沙不錯。”“儂還是每個味道都來兩個,都好吃的。”
據店員介紹,自從2020年光新店開業以來,包子鋪憑借手工現做、皮暄餡多、健康好吃、價格公道、地段優越的特點,很快就成為附近居民經常光顧的超人氣網紅店鋪,高峰時一天能賣出6000只,甚至有不少人專程從外區趕來購買。
除了味道好,包子鋪前店后廚的經營模式也讓顧客們感到安心。現包現蒸,所有環節都可視透明,好吃安全看得見。為了保證包子的口感,一品名仕的包裝盒也十分特別,類似“雞蛋托”,讓每只包子都有自己的專屬“包間”,避免變形。
說起一品名仕包子究竟好吃在哪,一位阿姨“一語中的”:“他家包子有包子味,手工包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讓包子有“包子味”,正是一品名仕包子創始人、上海四大點心大師之一的辛國祥大師所堅持的。一品名仕包子有鮮肉、凈素、梅干菜、桂花豆沙和松子燒麥五種,從原料到工藝都精益求精,堅持手工揉面,嚴格規定餡芯的重量,面的軟硬程度會根據餡的不同進行調整,現蒸現賣,保證鮮美可口。
雖然包子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但作為一品名仕包子的“本家”,新名仕飯店本身在石泉就頗有名氣,無論是本幫菜還是寧波海鮮,味道都十分正宗。新名仕飯店開業18年,人氣始終不減,一直是石泉居民的聚會首選之一。
據了解,一品名仕的顧客以住在附近的中老年人為主,偶有順路捎幾個包子當口糧的上班族和學生黨。正在排隊買包子的一對老夫妻表示,他們的日常生活非常充實,除去柴米油鹽,基本圍繞參加社區活動等展開。
“社區發展太快了,吃的、玩的,什么都有,生活在這里,可以說是很開心的。”作為一個深度老齡化的社區,石泉路街道把對老年人的關懷延伸拓展到了整個街區,“銀發一族”在石泉樂享晚年,也為社區注入了別樣的活力。
一品名仕包子(光新路店)
地址:光新路與中山北路交口北100米
營業時間:6:00—18:00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