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記者 劉海林 通訊員 曹紅磊
金秋時節,安陽市內黃縣中召鄉閆莊村大蔥進入豐收采收期,一排排綠油油的大蔥筆直挺立、郁郁蔥蔥,長勢喜人。蔥田里,種植戶閆陽超帶領著農戶正忙著采蔥、挖蔥、捆扎、搬運、裝車……“今年大蔥產量高,需求量也大,一畝地能賣4000多元。”閆陽超邊說邊干,一捆捆桿白葉綠的大蔥被裝運上車,勾勒出一幅豐收的美景圖。
閆莊村黨支部書記閆永杰告訴記者,由于大蔥良好的發展前景,今年閆莊村種植了600余畝大蔥,目前大蔥已經進入成熟收獲期,每畝地產量在10000斤以上,大蔥運往山東聊城、濟寧、鄭州和周邊的超市、批發市場等等,大蔥的需求量很大,每天都有外商過來收蔥,收益十分不錯。
據了解,閆莊村種植大蔥已有30多年歷史,近年來,閆莊村實行“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育種,統一管理,目前已實現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格局。在大蔥種植期間,中召鄉通過聯系當地農業部門在技術上免費給予全方位支持,組織專家、科技特派員到田間地頭面對面指導種植戶推廣優種、良技、輪作、復種等模式,積極推動畝均增收有效提升。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中召鄉通過大力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致力解決群眾“種什么”“怎么種”“如何賣”等實際問題,引導群眾按照市場需求發展特色種植,走上一條“一村一品”的增收致富路。閆莊村的大蔥,北大吳村的葡萄,張砦村的西瓜,小王固的蜜桃……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產業,通過“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輻射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闖出一條村村有特色、村村能致富的產業振興新路,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
下一步,中召鄉將以"產業興旺星"創建為契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選優做強特色產業,積極發展集體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不懈創建,將"產業興旺星"擦得更亮,照亮群眾致富的康莊大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