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西峽法院組建了“環境資源審判專家人民陪審員庫”“家事鄰里糾紛專家人民陪審員庫”“候選人民陪審員庫”和“分區域人民陪審員庫”四類“陪審人才庫”,在確保公正的前提下,做到“因才使用,因案選人,統分結合,靈活配置”,充分發揮陪審員潛在能力,助力司法審判更加優質高效。
“對口”參審,激發工作熱情。西峽法院通過對在冊人民陪審員的社會關系、專業特長、知識結構進行逐一詢問篩查,結合相關司法統計數據,從環境資源保護、家事鄰里糾紛處理兩個方面組建“專業人才庫”,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的特長和專業優勢。在堅持隨機分配的原則下,突出抽選陪審員的專業特點,不僅可以調動陪審員查閱案卷、庭審提問和合議庭評議時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且促使他們在庭審中敢問、合議時敢說,改變了以往“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現象,有助于法官查清事實,確保了裁判結果的公正性。2022年以來,人民陪審員參與的家事和相鄰關系糾紛案件調撤率達到72%以上。
“候補”參審,避免程序空轉。為避免人民陪審員不能如期到庭的現象發生,西峽法院結合人民陪審員的實際情況和個人意愿,篩選出經常居住地或工作單位距離審判地點較近、工作性質自由、工作時間靈活且參審質量較高的人民陪審員,組建“候選陪審員庫”。如首次庭審前遇到已選取的人民陪審員臨時有事無法出庭,在征得當事人的同意后,從“候選陪審員庫”中重新抽選人民陪審員參加庭審,確保案件審理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分區”參審,緩解“工陪矛盾”。西峽法院立足山區縣的特點,以人民陪審員實際居住地和人民法庭轄區案件數量為考量因素,堅持就近原則,從隨機選任的陪審員中按照5個中心法庭和2個城區法庭的管轄范圍,分別組建不少于30人的人民陪審員庫,根據開庭地點就近選取人民陪審員,增強了他們的履職積極性。同時,分區參審還可以發揮人民陪審員熟知當地風俗情況的優勢,有效地將“法官講法理”與“陪審員講情理”相結合,通過調解修復雙方關系、定紛止爭,助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薛小磊 王晶雅/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