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大運營商的5G用戶數突破10億,5G已很難拉動ARPU的增長了,表現出來的業績就是增長快速放緩,工信部披露的數據顯示移動數據業務收入增長已接近于零。
(相關資料圖)
工信部發布了“2023年1-5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三大運營商的移動數據業務收入為2770億元,占電信業務收入的比例達到38.9%,仍然是運營商的最大收入來源,業務收入增速為0.6%。
5G為運營商帶來高收入增長的當屬2020年和2021年,那兩年三大運營商的業務收入扭轉了2019年的下滑勢頭,營收增速接近一成上下,而利潤大幅增長,但是到了2022年5G的拉動效應已顯著放緩,如今更是接近于零。
導致5G帶動收入增長的效應逐漸消失,在于隨著運營商逐步將中高端用戶轉入5G網絡之后,剩下的這部分用戶屬于低端用戶,對價格相當敏感,他們普遍無法接受價格在60元至100元左右的5G套餐,而堅持繼續使用低價的4G套餐。
即使是對于已轉用5G套餐的用戶來說,也對5G頗為不滿意,5G信號差、上網體驗不如4G導致已轉用5G套餐的有四成用戶繼續使用著4G手機和4G網絡,甚至部分5G用戶認為5G無線數據速率并未帶來更暢快的體驗而降低5G套餐價格,都導致運營商的收入增速大幅放緩。
5G帶動收入增長的動力減弱,但是運營商對5G網絡的投入卻無法停止,運營商仍然需要大舉投資建設5G網絡,這讓運營商承受著較大的壓力。
5月份中國移動就公布了一份招標結果,顯示招標建設41萬座5G基站,包括25萬座2.6GHz/4.9GHz 5G基站和16萬座700MHz 5G基站,預計這41萬座5G基站建設完成后,中國移動將擁有200多萬座5G基站。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在共建共享5G網絡,它們已獲得許可將900MHz用于建設5G網絡。
然而對于運營商來說,投資建設5G基站固然需要巨額的資金,更讓它們頭疼的還有5G網絡的高成本運營,之前就有業界人士指出5G基站的耗電量幾乎是4G基站的2-3倍,電費過高導致運營商一度不得不在空閑時段關閉5G基站。
隨著5G基站數量的增加,運營商的運營成本支出將會進一步上漲,但是如上所述今年前五個月的數據卻顯示更多5G基站的建成卻未能帶動移動數據業務收入的增長,這將反過來侵蝕運營商的利潤,運營商恐怕難以承受。
支出的增加讓運營商頗為為難,早前就有媒體指有運營商傳出降薪的消息,一面是運營商員工工作壓力的增加,一面卻是由于成本的上漲導致員工收入下滑,這讓運營商左右為難,這讓人想起前段時間廣東電信的網絡故障問題,這些都會讓運營商頭疼吧?
原文標題 : 5G已難拉動收入增長,運營商對于高投入的5G左右為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