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6日凌晨至27日夜間,北京地鐵完成1號線八通線古城車輛段古石聯絡線更新改造工程。為了保障施工期間正線運營,北京地鐵公司1號線八通線將列車安排到四惠車輛段、土橋車輛段發車,以便在次日投入運營。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建成通車,全國第一列地鐵列車便是從古城車輛段駛出,隨著2021年1號線與八通線貫通運營,該條線路更是實現了城市中心區與副中心區的雙向無換乘直達,在北京地鐵路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改造的聯絡線位于古城車輛段進出段線路的咽喉位置,凡是從這座車輛段進出庫的地鐵列車都要途經此處,是古城車輛段與1號線正線之間的關鍵串聯點。古石聯絡線全長約0.53公里,作業現場空間狹小且為單向,無法使用軌道車進行施工配合及運輸物料,為現場施工提出挑戰。
“該聯絡線曾在1997年9月更換了軌枕及鋼軌,2002年又將接觸軌防護系統由木質更換成玻璃鋼材質,已經達到使用年限,因此我們在施工方配合下共同完成改造。”北京地鐵線路分公司技術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對乘客出行影響,線路分公司縮短施工時間,利用周末完成任務,并采用人工配合換枕機換枕方式進行。
更換軌枕時,由于地鐵護軌段和非護軌段的鋼軌寬度不一致,本次施工創新運用了輔助施工的“特制扒鏟”。該扒鏟將原本1根鋼軌寬度的“常規版”,改裝成更符合地鐵鋼軌實際條件的“限量版”。改造后的扒鏟為鋼軌旁的護軌留出空間,便于扒鏟直接將道砟扒出,之后再利用換枕機前端的“機械爪”抽出枕木,更換新軌枕。本次施工也是“特制扒鏟”在北京地鐵換軌作業中的首次運用,讓常規碎石道床段與護軌段碎石道床段的施工“一步到位”,大幅提升作業效率。
以往1號線八通線運營結束后,地鐵列車都會根據次日運營圖返回就近車輛段內“休整”。而在聯絡線施工期間,古城車輛段暫時“打烊”,由四惠、土橋兩個車輛段“候場”的列車在周末“替班”。檢修專業加大維修人員投入力度,在夜間對車輛進行檢修,確保次日運營安全。
改造完成之后,1號線八通線古城車輛段古石聯絡線進一步提升了線路設備的耐用性和穩定性,而且還降低了列車行進噪聲,減小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同時,軌枕也將從原有的木枕替換成混凝土枕,提高了設備使用壽命。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李博
編輯 王雯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