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現在我們村不一樣啦,風景美、環境好,走在村里像在逛公園。”家住鎮江市潤州區韋崗街道船山組的傅惠新每天傍晚都會在村里散步,他說,自從街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來,村容村貌發生了大變化。
“原來這條路邊有不少碎磚碎石等雜物,農民用枯枝圍菜畦,看著很亂。”傅惠新帶著記者邊走邊看,他說,最近村里新修了“田間柵欄”,大家都自覺把家門口收拾得干干凈凈。每個月最后一周的周三是韋崗街道的“村莊集體清潔日”,每到這一天,街道“紅色聯盟”單位黨員、全體村民共同參與,對村莊環境進行“拉網式”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街道還推出“紅黑榜”評定管理模式,實現“積分制”管理,每雙月對村民的門前屋后進行現場檢查公示,采用“紅榜激勵+黑榜警示”的方式,全面調動村民自治的積極性,推動村莊清潔由屋內向屋外、由自家庭院向公共區域、由村莊內部向村莊周邊拓展。“自從‘紅黑榜’實施后,村民們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不少過去的‘旁觀者’都成為了‘參與者’,鄉村治理再也不是我們工作人員的‘單打獨斗’了。”韋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海宏告訴記者。
在此期間,村里的環境死角也被清除干凈。據了解,目前,韋崗街道已經完成清理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建筑垃圾共2641.4噸,清除毀綠種菜700平方米,排查整治私搭亂建25處,排查清理河道和坑塘水面漂浮物、浮萍等問題50處,清理溝渠32.1公里。對黃埝崗、大排崗等村民組部分村內道路、溝渠年久失修或損毀情況,進行了硬化改造和修建,全面提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讓村民出行不再“憂心”。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長效常態,讓鄉村從‘一時美’向‘持續美’轉變。”韋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張云凱介紹,目前,街道全面建立了管護巡查發現機制,市場化保潔每天對垃圾房周邊進行巡查,街道每周對掛鉤網格巡查至少1次,網格長、村民組長每周至少巡查2次。對巡邏中發現的問題“隨手拍”,通過“定期巡查+不定期暗訪”,現場發現問題,收集村民建議,跟蹤解決問題,為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注入新活力、再添高“顏值”。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柳放 通訊員/朱瑩蓉 編輯/周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