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王正喜)日前,協鑫科技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企業采用硅烷流化床法生產的FBR顆粒硅,呈現出強勁增長勢頭。歷經兩年多時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目前已通過規模化、低成本實現有效產能28萬噸,以高品質覆蓋市場90%以上的單晶客戶,頭部企業更是實現全覆蓋。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協鑫科技旗下龍頭企業,也是顆粒硅等多種多晶硅加工工藝發源地。2011年,傳統工藝生產多晶硅降低成本,空間越來越小,江蘇中能硅業在確保國內多晶硅市場供應的同時,果敢地決定“另起爐灶”,將目光投向新一代多晶硅制備技術全新革命路徑——硅烷流化床法制備顆粒硅。2020年,江蘇中能硅業生產的顆粒硅被推向客戶并獲得實證。此后,不僅在徐州首度成功實現規?;⒓苫瘡椭疲行п尫?萬噸產能,成為迄今全球最大的單體顆粒硅研發與制造矩陣。還憑借低于40元/千克的超低成本,大力推動了光伏產業降本增效。
江蘇中能硅業目前擁有6萬噸顆粒硅產能,以及在建4萬噸顆粒硅產能。為更好聚焦顆粒硅主業,今年6月份,江蘇中能硅業停止生產棒狀硅,將有限的產能轉移至高毛利的顆粒硅。協鑫科技旗下另一家位于徐州經開區的龍頭企業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22年以來又新建5GW顆粒硅拉晶產能,目前顆粒硅拉晶產能7.5GW,切片產能12GW。
協鑫科技顆粒硅兩年的質量提升已超越國內棒狀硅十多年的質量發展歷程。8月6日,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信息更新,新版《流化床法顆粒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將于2024年3月1日開始實施。新版顆粒硅國標由江蘇中能硅業領銜起草,將更加有效地指導國內顆粒硅的生產、銷售和應用,同時可以促進顆粒硅生產企業以及下游用戶對制造工藝的改革和優化、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