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深入歷史探究路易十六失敗的原因時,我們會發現路易十六在與國內各派的博弈中不知所措,最終敗北。 “這場比賽的結果應該正是路易十六所期望的。但與此同時,國民議會也要求通過憲法來限制國王的權力,這不是路易十六所期望的?!?/p>
(資料圖片)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著名” 歷史上的“因為他被革命人民送上了斷頭臺”,為了追究路易十六失敗的原因,很多人指責他熱衷于研究制鎖和開鎖而不是政治事務; 有人認為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是個麻煩的女人,當大臣告訴瑪麗法國人民連面包都沒有吃的時候,瑪麗居然說:“那他們為什么不吃蛋糕呢?”
事實上,真實的歷史是,路易十六確實熱衷于研究鎖具,但他也努力處理政務; 瑪麗確實很喜歡打扮,但她絕不是一個不知道人民疾苦的愚蠢女人。 那句話是有人故意編造出來陷害她的。 當我們深入歷史探究路易十六失敗的原因時,我們會發現路易十六在與國內各派的博弈中不知所措,最終落敗。
1. 接管債務爛攤子1774年,路易十六繼位,接管了法國王室高額債務的爛攤子。 雖然路易十六本來就很節儉,除了研究制鎖技術之外,并沒有太多奢侈的愛好,但光靠他的節儉并不能抵消整個王室和大貴族的鋪張浪費。 如何解決國家債務問題,成為路易十六日夜思索的一件麻煩事。
路易十六打算增加稅收。 然而,當時法國有2450萬人口,社會階層分為三個階層。 第一類是祭司,約有十萬人; 第二等是貴族,約有40萬人。 超過2000萬,城市商人和工匠約400萬。 前兩類不納稅,并把納稅視為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 據說只有50萬人不納稅,這看起來并不嚴重,但這50萬人卻擁有法國35%的土地,并享受政府授予的各種特權。
稅收負擔全部落在第三階層身上,特別是農民身上。 農民人口占法國80%,但只擁有30%的土地。 農民要向教會繳納農產品的什一稅,并向貴族和國家繳納各種過高的稅收。 生活很悲慘。 工匠的生活也很艱難。 他們的工資幾十年來增長了22%,但物價水平卻上漲了65%。
2. 第三級會議召開,博弈上演經過這樣的分析,路易十六發現第三級沒有什么可擠的,那么就讓第一級和第二級二次出血怎么樣? ? 1787年,路易十六堅持宣布對全國所有房地產統一征稅。
路易十六的算計非常清楚。 既然土地主要集中在一、二等人手中,那么對全部房產征稅,就等于要求一、二等人背負沉重的負擔。 稅的一部分。 對于擁有大量土地的祭司貴族來說,這不僅是搶他們的腰包,更是侮辱他們的面子。 當然,第一層和第二層都不是吃素的。 他們不擅長公開頂撞路易十六,所以就耍了個花招,要求國王召開第三級會議。 稅收征管須經三級會議批準后方可實施。
什么是 3 級會議? 根據中世紀的王權理論,當國王要向公眾,特別是貴族征收稅收時,必須召開集會討論通過,然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法國最初也是這樣做的,召開三級會議進行討論和決策。 但后來,法國王室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他們根本不懼怕其他階級的勢力。 于是在1614年,法國三級會議無限期終止,大家都只聽國王的話。 現在路易十六窮得要命,要讓貴族和祭司納稅,貴族們立刻反擊,要求召開三級會議,否則就不納稅。
貴族和祭司的如意算盤是通過三級會議來限制國王征稅的權力。 你們的國王不要錢嗎? 好吧,用你的一些力量來交換。 路易十六既然敢對一等、二等征稅,自然就拋在后面了。 他同意召開三級會議,因為他不怕會議會否決他的稅收提案。 因為根據三級會議代表人數的規定,第一級和第二班代表300人,第三班代表600人。 路易十六的如意算盤是用第三階級來制衡第一階級和第二階級,王室和第三階級聯手迫使貴族和教士乖乖納稅。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博弈是指當多個決策主體的行為相互作用時,各個主體根據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做出有利于自身決策的行為。 路易十六是決策主體,貴族、教士也是決策主體。 兩個決策機構的博弈上演,三級會議如期舉行。 結果如何?
3. 三方博弈,王者之死事態的發展完全出乎意料。 無論是貴族、祭司、還是國王的算盤,都打錯了。 因為他們忽略了另一個決策機構——第三層。 第三級不僅聯合保住了自己的選票,還聯合了一些主張自由、思想解放的開明貴族,在三級會議上獲得了絕對多數票! 然后,這支新生力量踢開了第一級和第二級會議,并宣布第三級會議改為國會。 只有國民議會的決議才具有法律效力,國王的話不算數。
法國債務問題仍需解決。 國民議會討論稅收問題的結果是,所有公民都必須納稅,貴族和牧師也不例外。 這場比賽的結果應該正如路易十六所預料的那樣。 但與此同時,國民議會要求通過憲法來限制國王的權力,這并不是路易十六想要的。
此時,路易十六面臨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我行我素,強行三級;第二個選擇是一意孤行,強行三級;第二個選擇是一意孤行,強行三級。 第二種選擇是與貴族、牧師妥協,共同對抗日益強大的第三層; 第三種選擇是與第三階層聯手鎮壓貴族和牧師。 第二種選擇無異于征稅是一場鬧劇,而法國的債務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第三種選擇要求路易十六放棄許多權力。 從后人的角度來看,既然路易十六的初衷是為了挽救法國的金融危機,打擊貴族和教士的腰包,那么他就不得不依靠第三級的權力,果斷地讓出部分權力給第三級。 等級的回報,才能獲得大量盟友的支持。
然而,路易十六不愿意放權。 他實施了第一個選擇,悄悄調集了一些忠于他的軍隊前往凡爾賽。準備用武力解決。 就這樣,原本互相勾心斗角的三個階層,都將國王視為共同的敵人。 三層暫時放棄了之前的猜疑,共同向王宣戰。 他們攻占了王權象征的巴士底獄,俘虜了路易十六,最后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 在與其他各方博弈的過程中,路易十六并沒有完全掌握信息,也沒有預見到自己調動軍隊的行為會促使其他各方聯合起來反對他,從而導致失敗。 當然,路易十六太過于迷戀權力,當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失去一些權力時,他就失去了理智。 他不愿意將權力下放給其他階級,這也是他垮臺的原因之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