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是愛的事業,是善的事業,我期望救更多的人。一個好醫生要甘于寂寞,但不能甘于平庸。我總在想,得為他們做點什么。”這些話,醫生李亞鶴總是掛在嘴邊。
為醫者首先是做人,然后是做事。醫者應該具備高尚的醫德,擁有精湛的醫術。對待病人一視同仁,同情病人,愛惜病人,以解決患者疾苦為己任。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才能熱愛本職工作,把業務做精、做細、做好,以德技雙馨贏得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依賴。只有這樣,醫患之間才能和諧相處,醫院環境才可相對清澈。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諧的醫患關系,才是為醫者所一致向往的。救死扶傷,濟世保健,才是學醫的明確目的。如果一味地追逐名利,只想個人的成就輝煌,工作時心有旁騖,為了發財致富,收“紅包”、拿“回扣”、受“賄賂”,從而把自己陷入“不仁不義”和“惡醫”之罵名當中。
李亞鶴醫生說:作為一個臨床工作者,我深知責任重大,每當我穿上白大褂,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來救死扶傷的。工作時,接觸到那些因生病而虛弱不乏的小孩,提醒自己一定要一針見血,避免多受一些痛苦。每次因為工作繁忙而推遲下班時間,我總是提醒自己,自己晚吃一口飯,小孩就早一天出院,每次遇到不理解我們的家屬,我提醒自己都是為了孩子的康復。不為榮譽,不為金錢,為著心存已久的信念,支撐起了我的工作。
“我一生滿足于自己的職業,任何時候不與人攀比,別無所求。”如今的李亞鶴,名望、醫術已達高峰。但生活中的他,有一個樸素而溫暖的家,客廳全無昂貴的陳設,只有陽臺一盆盆鮮花洋溢著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