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昌公司聯席總裁劉冰在博鰲亞洲論壇巴黎會議上對新浪財經表示,中國傳統金融業的理財服務主要針對占比20%的高凈值人群,剩下80%的客戶則是互聯網金融的肥沃土壤。東南亞的金融業也存在這樣的市場缺口,為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海外提供了契機。
劉冰對新浪財經解釋說,互聯網金融業務包括網絡信貸和金融科技。單純說網絡信貸業務,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進入美國和西歐市場的希望不大,發展空間有限。這其中,美國的信用卡十分發達,個人簡單易行;歐洲市場則是間接金融手段發達,中小企業以及個人也完全可實現。同時,這兩個市場的監管都十分嚴格。
與歐美市場相比,劉冰認為中國年輕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更有希望先進入東南亞和中亞國家尋求海外拓展機會。之后再嘗試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華人;后才是歐洲,日本與美國的本地人。這將是一個逐漸滲透的過程。
“首先,中國人工智能,云計算,金融領域的經驗形成了完整體系,可以借助‘一帶一路’的機遇進行輸送;其次,互聯網金融業的思維可以進行輸出;第三,是金融業態的問題?,F在中國企業出海參與了很多的大型基建項目,但很多中小企業同樣需要參與其內,業態的豐富也讓更具多樣化。”劉冰對新浪財經分析說。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參考意義就在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主要在服務20%的高凈值客戶理財需要。另外80%的常規客戶的理財需求往往被忽視。這種情況在東南亞,中東和中亞同樣存在。“普惠金融”的中國模式可以對當地的行業業態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東南亞的情況與中國市場10年前的狀態十分類似,金融業中無論是直接融資或是間接融資都不發達。”劉冰對新浪財經表示。
在劉冰看來,現在中國的金融科技新技術的運用有很多創新,大數據引擎,人工智能,有準確辨別能力的反欺詐模型,風險控制。東南亞市場現在硬件和軟件都十分匱乏。硬件缺失的是與金融科技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軟件的缺失則是信息科技,金融管理,風控能力等。一帶一路的動議給中國民企的出海帶來了更多參與海外的機會。
恒昌的機會在于可以與當地政府合作,為創業者服務。技術創新是為了提升風控能力,征信體系,可以與當地金融企業進行合作,提供解決方案。這也是民營金融企業出海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