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移動支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改造零售業,實現消費體驗與成本效率的同步升級,“新零售” 革命炙手可熱,正在國內如火如荼地展開。華冠22周年之際攜手騰訊微眾銀行等推出新一代“社交禮品卡”,當“社交遇見零售”,讓傳統的商業變得更加鮮活有趣。
經歷了6年多的高速發展,擁有9.63億月活用戶量的微信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移動社交平臺,如今,在地鐵里,在候機廳,在會場,在餐桌上,隨處可見低頭玩手機的人。消費者購物和獲取服務的場景已經更趨向于移動端口。用戶是一切的根本,基于移動端的崛起和網民購物方式的改變,傳統零售的經營空間正在被壓縮,同時也促使其生存方式的改變。
商務部近日表示,實體零售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探索創新轉型,商業模式推陳出新,現代化連鎖經營、社會商業等快速發展,帶動線下零售結構性回暖。自“新零售”概念被反復提及以后,圍繞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正在不斷放大。重構“人、貨、場”的商業元素,直接觸達用戶的痛點,解決用戶的真正需求,是華冠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當移動端消費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華冠始終以用戶為中心,22周年之際攜手騰訊微眾銀行等推出新一代“社交禮品卡”,它是微信賦予卡券社交能力的一種創新應用。這是雙方在零售消費融合線上線下、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精準營銷等領域展開創新性合作的重要一步。按照消費者需求,設立了面值從100元到1000元不等的卡片金額,在華冠旗下任何一家門店都可以使用“華冠·禮物說”社交禮品卡。
它就像是一個明信片,用戶通過它傳達祝福,可以附帶祝福語、圖片、視頻等心意素材,收到祝福的人看到祝福并回應,形成了微信上熟人之間的社交關系。其次,在這張明信片上還附加了現金功能。無論是自己持有還是轉贈他人,通過流轉真正實現“社交禮品卡”的功能。從而使得粉絲真正活躍起來,也構筑了品牌和用戶、門店和用戶之間的情感化、數字化的連接。不僅所有連鎖店覆蓋支持,而且當用戶走到華冠任何一家門店時,卡片在微信卡包內自動置頂,禮品卡用完不會在卡包消失,感情和祝福能在微信里永久保存。
當“社交遇見零售”讓傳統的商業變得更加鮮活有趣,也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消費場景。用戶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消費之中,使得自帶傳播屬性的“社交禮品卡”變得更容易被接受。
仲量聯行中國區零售地產部總監豪建思(James Hawkey)認為:“商場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購物場所,而轉變為社交、娛樂的綜合性平臺。在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大規模興起,消費者更加看重商品品質,對于實體店來說,場景化營銷是實體店的最大優勢。
華冠22周年司慶期間,移動支付占比超過50%,可比同比銷售規模最大增幅達96.85%。華冠商業不僅僅是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無論是超市、購物中心、社區生活中心、便利店、農貿市場,還是線上平臺。華冠的所有的戰略目標和業態,都圍繞顧客展開。北京華冠的區域戰略已向縱深發展,深入社區,直面消費者,真正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并在區域市場中打成一個立體化的商業模式。
華冠商業總經理肖英認為,“互聯網時代不是實體店的消亡期,而是調整期、轉型期,經過一輪調整,淘汰的是那些不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留下來的企業將會釋放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今年截至目前,華冠新開門店5家,都是領鮮業態超市。籌備新開門店5家,大賣場1家,綜超2家,便超2家,其中,也不乏像豐臺山語城這樣的外阜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