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簡介尤曉青:現浙江大學寧波明州醫院腎內科創建人,原鄞州第二醫院腎臟病科主任醫生。23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慢性腎炎研究和知識普及。
“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只是因為腎病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很多人又沒有體檢過,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腎臟情況......”尤醫生在一次科普講座上如此說到。
慢性腎炎在中國有超過一億的患者,而僅有不到10%的社會知曉率這一統計數據便可證實尤醫生所言不虛。
我們很多人對腎病的概念僅僅停留在“腎虛”層面,對慢性腎炎的重視程度太低。
正如尤醫生所說慢性腎炎就像沉默的殺手,太過沉默的性格使得它在早中期沒有任何癥狀,一經出現便有十足的殺傷力。但是由于缺乏對慢性腎炎的了解,很多到了尿毒癥晚期的病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情況。
慢性腎炎不腫不痛不癢,在我國,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仍然是主要病因,占半數以上,繼發性腎病中前兩位的是糖尿病腎臟和高血壓性腎病。慢性腎病分為1期到5期,尿毒癥便是慢性腎炎的終末期。目前,慢性腎臟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之后又一種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
尤醫生認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就是說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尤醫生廣大民眾要建立每年體檢的良好習慣,慢性腎炎前期可以通過每年尿常規檢查 、腎功能檢查和雙腎B超檢查來確認自己的腎臟是否出現了炎癥,如果出現了炎癥,便積極配合正確治療控制住病情,不至于惡化成腎炎終末期——尿毒癥。2012年全國約有200萬尿毒癥患者。如果全社會引起重視,共同做好腎病發展的監控,那么全國便可減少尿毒癥“50-70%”的發病率。
另外,公眾一定要轉變對腎病的誤區和偏見。患了慢性腎病不要恐慌,這不是絕癥,雖然不可治愈,卻可以控制得十分好,并不是公眾認為的“慢性腎病無論如何都會得尿毒癥”。
由腎臟病進展為尿毒癥的患者只占一部分,許多患者不了解此病,錯過了治療的時機,導致惡化發展到了尿毒癥。真正因為腎病病情控制不了而進展為尿毒癥的人并不多,所以避免患上尿毒癥的關鍵就是對慢性腎炎進行有效管理和治療。
尤醫生一直以來堅持以知識科普為基礎,病人自身管理為中心,對病人進行了全面治療、監測及隨訪,使他們對慢性腎炎有了全面的認識,做為一個義務的宣傳者,她一直致力于慢性腎炎的科普宣傳工作。從2012年便開始宣傳推廣慢性腎炎的科學知識以便引起公眾的關注,送出去的科普光盤都達到了近萬一張,單以成本都達到上萬元了,而這些錢都是尤醫生自掏腰包,免費送給患者和病友,許多人都問過尤醫生這樣做是否值得,尤醫生卻笑著回答道,我是醫生,工資夠生活就好,而且因為我是醫生,也沒有什么時間可以去花錢,如果這樣做可以讓更多的人重視自己的身體,避免更多悲劇的發生,這個錢就花的有意義,不是嗎。
為這樣的醫生點贊。